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创新与运行维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创新与运行维护措施

方庆寿

(福建华电金湖电力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53300)

摘要:文章介绍水电站的概念和分类,分析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提出了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新与运行维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运行维护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水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水电站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并且展示出其在电能生产、防洪、蓄水、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在水电站运行中,其发电机组中的电气设备对水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且电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结构也较为复杂,为了确保其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就需要水电站的运行维护及检修人员针对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采取针对性的检修策略来确保水电站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2水电站的概念与分类

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其主要建设在河流流量较大的区域,通过水流与水电站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能量来进行水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而水电站不仅具有发电的功能,而且可以用来进行防洪、灌溉以及进行航运等。目前我国主要的水电站有常规水电站、抽水蓄能水电站和潮汐电站等三种。其中第一种比较常见,第二种是目前正在推广的电站类型,可以根据电网中电力负荷的情况来进行并网发电或者进行抽水蓄能。第三种则是利用潮汐能来进行发电的形式。根据其不同的调节能力也可以将水电站分为径流式水电站以及蓄水式水电站两种,前者就是通常不会进行水库的建设,所以通常不具备对水量的调节能力,而后者则需要建设具有巨大容量的水库,实现对河流、湖泊等天然水流流量的调节。而按照装机容量水电站则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三中。其中大型水电站的装机容量通常在25万kW以上,而装机容量在2.5万kW至25万kW之间的水电站为中型水电站,容量较小在2.5kW以下的则为小型水电站。

3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3.1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修模式比较落后的问题。目前在水电站中针对电气设备仍然主要采用故障检修和定期检修的模式,容易造成检修不足或者检修过度的问题而导致故障隐患的遗漏或者检修资源的浪费。二是检修技术落后的问题。目前水电站中在不断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的同时检修技术没有及时同步更新,导致没有针对新设备采取相应的检修技术而导致其故障隐患遗漏的问题。三是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的问题。部分水电站在日常运行中为了减少维护费用忽视设备日常维护而只重视生产,导致设备零部件由于长期运行而缺乏维护出现严重的磨损和老化而出现故障,这就导致小故障不断积累而发展为整体的大故障,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资金。

3.2水电站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

水电站中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主要有变压器故障和励磁装置故障等。变压器故障类型主要有异常声音和绝缘瓷套管故障两种。对于前者来说,通过对变压器运行中异常声音的分辨就可以初步判断其故障类型和部位,变压器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下会使得变压器的绝缘体受潮而降低其耐压性能,严重时会导致出现击穿事故而出现放电现象。对于后者来说,其主要由质量因素和维护因素两种原因引起的。在变压器运行中如果没有对电容式套管表面上的污垢进行及时清理,就容易导致游离电现象的发生,因此会导致套管闪络故障的出现,还可能导致瓦斯保护发生动作。而如果上述放电现象持续发生而没有被及时处理,随着放电问题的扩散则会出现绝缘损伤的问题。而对于励磁装置来说,主要是由于电刷弹簧在长时间运行中由于不断磨损而出现变形、松动或者压力不足等问题。此外,电刷以及滑环在长时间的运行中由于其油污层会不断增加,这就会降低电刷与滑环之间的接触面积而导致电阻的增加。此时如果不对此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滑环的磨损程度就会不断增加而变得粗糙,甚至可能导致电刷和滑环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接触,这就会导致滑环被烧毁,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火花以及火灾等事故。

4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创新与运行维护措施

4.1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以及状态检修技术

目前随着水电站中不断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的应用,水电站运行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就是模式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来对所要检修和维护的电气设备进行分类和描述,把需要检验的模式分配到相关的模式类中去。在通过计算机将所要识别的对象进行变换之后就可以实现将其所要检修的参数等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电信号数字量,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原处理来去除其中的干扰信号,再将剩余的有用信号进行放大,然后根据这些信号的特点对被识别对象进行归类,并对他属于某种模式而进行确定。在确定故障类型之后就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快速处理。状态检修技术就是基于以上计算数据来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握,然后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和原因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及时处理。

4.2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首先为了进行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在水电站电气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管理中对其设备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然后进行具体设备数据库的建立,还要进行完善的例会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广泛采纳一线检修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来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此外,在对水电站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故障处理时,应该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事故和故障发生之后要尽快精确确定事故波及区域和故障性质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事故对人员和设备所造成的威胁并将事故根源进行切断和对故障进行隔离。二是对故障设备或电力体系的工作形式进行调整来实现尽快正常供电。三是保证其他故障的正常运行。所以为了实现上述原则,不仅需要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要采用先进的报警技术和实时监控与保护系统等来提高水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3提高检修技术队伍水平

根据水电站中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和运行状态等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检修与处理方法等,不断学习新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通过实际案例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最后还要针对设备常见故障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进行应急状况处理的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站目前的电气设备检修和运行维护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针对其常见的故障和原因,以及目前所采用的检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检修技术进行创新,加强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确保水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关洪华.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创新与运行维护[J].冶金丛刊,2016(6):31-32.

[2]林杰明.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创新与运行维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