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与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与控制

沈继帮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广州511430

摘要:电梯时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上下楼设施,其安全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乘客安全。针对电梯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过程中接触到的电气伤害风险源,对触电风险和防范触电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电梯接地系统以及接地的检验方法,最后总结出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应该加以重视的检验项目,从而控制风险源,避免检验人员受到电气伤害。

关键词: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电梯风险控制

1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分析

(1)检验人员未遵守检验方法、操作规程,接触带电部件发生触电。例如在验证断错相保护功能有效时,没有断开主开关,而直接去拆三相交流电源的导线,就很有可能触电;(2)电梯本身接地保护故障,漏电时保护装置未起作用,人接触带电设备发生触电;(3)水管道破裂漏水或者雨水流入机房、井道和底坑,使绝缘降低可能触电;(4)设备导线老化绝缘破损后导体裸露,意外接触裸露导体导致触电;(5)检验人员对电梯设备带电部位不清楚,直接接触发生触电;(6)检验人员违规操作使用仪器和工具或者仪器和工具本身存在缺陷,直接触电受到伤害。例如在检验现场验证检验条件时,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入电压波动是否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操作过程中手指接触到万用表的表笔裸露部分或者由于表笔绝缘部分损坏发生触电;(7)建筑工地等施工未完成的复杂检验现场,存在私自乱接电源现象,存在很多的临时性电气线路,容易漏电和短路。检验人员对现场不熟悉,可能直接触电;(8)在机房、井道等电气设备封闭空间内,如果存在可燃性气体,在有静电的情况下,静电极有可能将可燃性气体点燃,引发火灾,从而对人员造成伤害;(9)工作区域内无避雷措施或者避雷装置失效,极端情况下雷雨天遭受雷击;(10)带电进行一些短接操作时遭受电弧烧伤等。在这些电气伤害中,触电是比较常见而且伤害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在电气伤害事故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我们重点了解触电及防范触电的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加强检验侧重点和控制风险点,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触电事故。

2电梯触电风险及防范措施

2.1电梯触电风险

触电是电击的俗称,通常是指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触电分为直接触电和间接触电两种:直接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电气设备或者线路的带电部位而遭受到电击,这种伤害是很严重的,所形成的人体触电电流远大于可能引起心室颤抖的极限电流,严重时导致心跳停止。间接触电是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不带电,设备故障或者电气线路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导致其外露部分对地存在故障电压,人体接触其外露部分导致触电遭受电击。

2.2防范技术措施

2.2.1保护接地

也就是用足够容量的金属导线将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与大地可靠连接,当人体触及带电的设备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因为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小,这样就避免了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

2.2.2保护接零

将正常情况下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进行良好的导体连接,当某一相绝缘损坏致使电源相线与设备外壳接触导致其带电时,因为外壳及导体部分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该相线与零线构成了一个回路。因为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线路上的短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故障电流,使带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了人接触带电设备受到电气伤害的事故发生[1]。实际上,保护接地主要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而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

3电梯接地系统分析

要实现零线和接地线始终分开,则必须同时设置工作零线(中性线)和保护零线(接地线)。简单了解接地系统的特点后我们应该知道,只有TN-S和TN-C-S系统符合规范中第13.1.5条的要求。实际上此条规定也间接要求了电梯只能使用TN-S和局部TN-C-S接地系统,因为只有TN-S和局部的TN-C-S接地系统才能满足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的要求。TN-S和TN-C-S系统属于TN系统(保护接零)。通过本文第3节对保护接零的了解,我们知道TN-S和TN-C-S接地系统可以配合短路保护装置来有效防止间接触电[2]。在具体实际应用中,电梯上广泛采用的短路保护装置是将漏电保护装置与电源开关(自动空气断路器)组装在一起的漏电断路器,这种电源开关整合具有了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和欠压保护等保护功能。可以在发生漏电时断开电源,通过隔离电源与人的接触,避免人员受到进一步伤害。

4接地检验分析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对接地有更详细的要求。检规中规定了检验方法:目测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的设置情况,以及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与保护导体的连接情况,必要时进行测量验证,对于具体的测量验证方法没有详解[3]。在实际检验现场中,有可能存在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虚接、不容易发现的断接或者接地电阻值不符合通用电气设备接地值4Ω的要求等情况。这些情况应该按照检规的要求“必要时进行测量验证”,可以用万用表进行测量验证:第1条判断“中性导体与保护导体始终分开”,将主电源断开,在机房配电柜处将进线端的中性线N断开,将万用表调至欧姆档,再把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搭在配电柜出线端的N接线排和PE接线排上测量,如果测量值溢出则说明N线与PE线始终分开。第2条测量是否连接可靠,选用万用表电阻档的最小档位,将万用表一支表笔可靠接触到保护线PE端子上,另外一支表笔可靠接触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线部分,电阻值低于4Ω即可判断为符合检规中可靠连接的要求。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接触设备可导电部分表面时,如果有油漆或者铁锈,可能因为表笔未接触良好的原因测量不准确而造成误判,所以操作中应擦拭干净,漏出光亮导电部分后再进行测量[4]。可靠的测量可以确认是良好的接地,而良好的接地和保护措施可以确保防止触电。

5电梯检验中电气伤害具体防范措施

(1)检验现场注意观察导线是否有老化绝缘破损现象,在检验现场做到不乱触乱碰;(2)有针对性地总结电梯的所有带电部位,避免检验工作中直接触碰;(3)按照规章规程使用检验仪器和工具,在使用前检查确认仪器和工具通过校验并且在有效期内,没有损坏并且功能正常;(4)以检规为准则,按照检规规定方法进行检验,同时检验人员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违规和危险操作,避免受到伤害;(5)重视TSGT7001-2009第2.10项接地检验项目,必要时按照上一节所述方法进行测量验证,确认接地良好;(6)水管道破裂或者雨水进入底坑、机房时,如继续检验可能存在危险,可以向受检验单位书面说明原因,中止检验;(7)对于建筑工地等复杂环境,可以要求熟悉现场的人员陪同。

结束语

电梯检验不仅要对设备本身运行安全和乘客使用安全负责,也要对自身检验安全负责。通过对电梯电气伤害风险点的总结和风险控制,有意识的去规避检验中的电气伤害,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服务于检验事业。

参考文献

[1]刘铭祥.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危险源的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技资讯,2018,16(10):103+105.

[2]邹皓,王河,魏钢,黄语涵,张甜甜.电梯检验中的危险源与安全保护措施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2):34-35.

[3]唐佳.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52.

[4]田平.在用电梯检验过程中的危险源与安全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