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输液潜在风险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急诊输液潜在风险的效果分析

马小慧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东港院区214199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危险性因素与护理方式。方法:收集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5例,收集时间在2014年1月-2017年4月。将之分为参照组(30例)和试验组(25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则是开展输液风险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面临的输液风险与就诊时间、病情以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经护理后分析,试验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急诊科中,为患者做输液危险性分析,有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输液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门诊急诊输液;危险性因素;护理措施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患者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疾病种类多药物选用情况杂。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必须拥有比较高的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否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对门诊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危险性因素展开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对患者实行输液危险性因素分析后采取对应措施对降低输液不良发生率临床价值,详细报告如下所示。

1.研究资料和护理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抽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55例,分为试验组(25例)与参照组(30例),试验组中有男患12例,女13例,年龄在18-8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39.5±5.7)岁。而参照组中有男10例,女20例,年龄在19-8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38.4±5.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儿各项资料经比较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接着比较。

1.2方法

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各部分风险因素,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给予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将30例患者于急诊科输液室出现的不良事件登记在册,具体不良事件包括有针头脱落或者是嘚、皮疹、发热以及肢体肿胀、呕吐等输液常见并发症。并观察药物反应。而试验组中的25例中登记输液不良事件的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同时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处理风险事件。

具体输液护理方式如下所示:其一,为观察组患者建立专门的护理导医队伍,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个人习惯,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在上岗之前进行集中培训,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需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介绍患者需要输液的原因、方法和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1]。保持门诊区域的干净整洁,定期对就诊区域和输液室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并合理调整输液室的温度和湿度。在输液室内外张贴健康教育的相关宣传标语,适当摆放绿色植物,有助于患者身心愉悦。护理人员的仪表需整洁,行为举止端庄得体,耐心热情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其二,强化护士相关培训,如输液技能培训、沟通技巧等。其三,强化护理培训。输液前护理,患者在入院接受输液治疗前,要对耐心、心细的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其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针对其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为患者介绍输液的方法和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而输液过程中,要观察患者情况,并做好无菌操作,一旦观察患者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其四,输液后护理,一次性输液器要要使用专用医用黄色垃圾袋,并将之放于制定位置作统一处理,而护士同时做几位患儿输液工作时,切记及时洗手,并对输液室做消毒处理。针对以上问题及时整理报告上报护士长。

1.3观察指标分析

对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对不良因素出现的原因进行剖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软件版本SPSS13.0,以(n/%),X2代表及检验计数资料,以t,(±s)代表及检验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显著,存在可比性[2]。

2.结果

2.1分析输液风险因素

输液风险因素分析中主要针对时间、心理以及病情等方面展开。其中时间因素分析中,参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晚上输液病例比例分别为83.3%,80.0%,明显高于白天输液病例,P<0.05。心理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均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患者;病情因素分析:两组患者急症病例多于非急诊例数,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针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等危险因素进行了解发现无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而试验组系统护理干预后心理因素及护理操作等方面引起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详细可见表1.

3.讨论

由于急诊门诊的输液室日接诊量比较大,加之,患者输液种类比较复杂与用药不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护理人员工作的强度,也就容易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进而引起投诉纠纷问题。因此,为降低急诊门诊的输液室投诉纠纷的事件发生率,需要应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另外,门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联络的直接窗口,患者密度比较高,因此,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院形象和整体服务水平[3]。

本研究对我院门诊输液室存在的输液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结合患者实际病症类型和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供疾病知识宣传,输液时积极询问其机体感受,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达到了比较舒适的状态,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4]。主要从输液过程中以及输液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输液前:注意核对患者的病例和注射单,然后嘱咐患者放松心情,对于情绪明显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穿此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力度,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若穿刺不成功,需对患者致歉并耐心说明穿刺失败原因,缓解患者的情绪。而输液后:输液完成后,帮助或者是指导患者正确按压针眼,并在室内静坐十五分钟,观察患者情况。出院前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嘱咐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告知下次输液时间。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面临的输液风险与就诊时间、病情以及心理有直接的联系,经护理后分析,试验组整体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输液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降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蓓蕾,沈艳涛.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36):7475-7476.

[2]马芳.急诊科门诊输液患者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相关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10):251.

[3]邓海莲.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不良因素的护理干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07):1362-1364.

[4]刘芬.门诊急诊输液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6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