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文辉

吴文辉(矾矿职工医院浙江苍南325807)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通过观察患者住院适应期长短、患者满意度调查、负性情绪产生情况、病人中断治疗发生率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评估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入院适应期、患者满意度、负性情绪产生情况、中断治疗发生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痴呆住院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036-01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患者无力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患者认知能力明显减退、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退化,使得患者本人生活质量低下,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目前确诊的老年痴呆患者平均预期寿命为5.5年,病程相对较长,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提高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和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010年6月,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我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学习创建活动方案,并且积极地投入实践,从初步的“夯实基础护理”,到现在的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我院老年疾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将其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l7例,年龄68—79岁,平均73岁,平均住院时间4M。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3—77岁,平均72岁,平均住院时间5M。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及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接受我科优质护理模式。

2干预方法

2.1治疗及训练两组患者人院后给均予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一般在入院后第3周,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由经过康复技术培训的专门护士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包括3个部分:①以卧床为主的患者,给予被动关节肌肉运动;②行走困难者,给予站立和步行训练;③能自由活动者安排康复活动训练[2]。

2.2优质护理的应用

1、改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围绕“假如我是患者”的主题讨论,引导其站在患者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和职业素养。在全科范围内推广“三H”护理模式,即“HOTEL、HOME、HOSPITAL”。通过开展“强素质、比奉献、树新风”活动,提高专业素质、提供优质服务,让患者能感受到宾馆式的标准服务、家庭化的亲情服务、专业化的高效服务。

2、推动护理创新,落实排班模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每天安排6名责任护士分组管理病人,不但负责患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还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康复护理以及陪护的督导工作,真正实现全面、整体的护理。还增加了早晚帮班,缓解了早晚期间工作人员少、风险高的问题。新的排班方式实施后,护患一致认为:护士在病房的时间长了,病区的呼叫铃声少了,病房整洁了,患者、家属也更满意了。

3、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夯实基础护理。科室实施责任护士整体化护理,积极主动给予患者治疗、护理,细化基础护理服务,落实生活照顾。从打针、吃药、整理床单位到协助更衣、更换被服;从刷牙漱口、洗脸、刮胡须到洗澡、洗头;从协助床上大小便到协助翻身、扣背,每日按摩患肢等,从避免护理并发症发生到病人病情观察等,均有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确保落到实处。

4、对老年科环境进行改建,改善住院环境,更方便老人的住宿及活动。病区布置力求温馨化,墙壁贴上装饰画,安装墙壁扶手栏,铺置防滑塑胶地板,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病房备电视,衣柜,洗浴室等家庭式生活设施,在不影响医护工作的前提下淡化医院的感觉。

5、根据患者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及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开展个性化护理。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每逢节假日向住院病人送支鲜花、贺卡,为长期住院的患者举办生日庆祝活动使患者能感受到家庭和亲人搬的温暖。

6、加强了康复治疗与训练,卧床患者给予肢体、关节训练及按摩,能行走的患者尽量安排集体互动式的康复活动,如做手操、毛病书写、简单纸艺、唱歌等,鼓励患者参与,延缓社会功能的退化。

3评价方法

3.1问卷调查分析:由病人及家属和陪护共同填写调查问卷,反馈病人入院适应时间、家属满意率,病人是否发生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恐惧)、中断治疗发生率等指标,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3.2ADL评价: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该评定方法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使用厕所、床与轮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项内容。根据是否帮助及其程度分为15分、10分、5分、0分共四个等级,满分100分。一般将ADL能力分为三级:良,>60分,有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一定帮助;中,60-41分,有中度功能障碍,需极大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差,≤40分,有重度功能障碍,多数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人照料。评定时间选在入院时和入院三个月后。

3.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问卷调查结果

表1住院3个月后问卷调查结果

*P﹥0.05,#P﹤0.05,△P﹤0.01。

如表2所示:入组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接受不同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的变化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MBI评分较入院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

5讨论

5.1老年痴呆患者多为长期住院者,由于疾病原因记忆力退化,注意力不集中,住院生活枯燥乏味,生活质量较低。实施优质护理后,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休养环境的同时,实施亲情护理,感动服务,缩短了老人住院的适应期,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说明推广优质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住院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卓有成效的,显示出亲情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突出作用[6]。

5.2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随着优质护理的推广和实施,已深入人心,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优质护理服务实行生理关怀与心理关怀相结合,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全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全面和悉心的护理和照顾,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

总之,优质护理使护理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让老年痴呆患者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最大受益者,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伍群萍.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05月第22卷上半月第9期:62.

[2]盛树力.老年性痴呆的治疗和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M],200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