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运用价值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管理的运用价值评析

孙秀芬

(辽宁省岫岩县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辽宁岫岩114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13年5月开始临床护理施行分层管理制度,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职称、学历和工龄等分为N1级护士、N2级护士、N3级护士等不同层次水平的人员,并科学地分配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对所有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比和分析分层管理前后临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结果:(1)分层管理前,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3.6±6.2分,病房管理91.5±3.9分,专业素养89.6±6.7分,操作水平94.5±4.8分;分层管理后,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8.6±6.1分,病房管理95.4±5.8分,专业素养93.0±7.1分,操作水平97.7±5.3分(P<0.05);(2)分层管理前,1500例患者满意610例,一般780例,不满意11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7%;分层管理后,1500例患者满意870例,一般590例,不满意4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33%(P<0.05)。结论:临床护理应用分层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合理地改善护理结构和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管理;分层管理;运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207-02

医院临床护理是否科学地分配和管理,直接影响病患的临床护理质量,是医院和护理界的重要课题。分层管理是将商业化的管理模式模拟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根据相关人员的年龄、技术水平和管理质量,合理地分配人手和工作职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特长,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1]。但是,我国分层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案例较少,目前尚无完善科学的分层管理系统体系,仍需相关专业人士的研究和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施行分层管理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临床护理人员共318名,女性309名,男性9名,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3.6±6.5岁。其中,本科53名,大专185名,中专77名,其他学历3人。工龄:≥10年47名,≥5年110名,<5年161名;职称: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4名,护师72名,护士200名,

1.2分层管理方法

根据我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职称、学历和工龄等分为N1级护士121名、N2级护士103名、N3级护士85名、其他辅助岗位9名。其中,N1级护士的工作职责是了解和跟进病患的情况和治疗情况,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保持病房和床单衣物的整洁,承担护理班等风险系数较低的岗位;N2级护士需要协调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工作,参与好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并对日常护理工作进行基本的核对和检查,耐心详细地向病患和家长讲解护理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参与查房和病例书写过程,承担夜班、治疗班等风险系数较高的岗位;N3级护士参与临床护理和科研的过程,协助完善医院的管理质量[2],需要承担本科室和医院其他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任务,负责培训所有相关的护理人员,并开展和执行相关的考核工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承担责任护士、监护室护士等风险系数高的岗位。所有的工作安排必须考虑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不得出现疲劳和超负荷工作的形象,并且保持24h都有护理人员巡视和查房,一旦出现紧急事件,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和治疗[3]。

1.3临床观察指标

考核分层管理应用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水平评分,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专业素养和操作水平等四个方面,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代表临床护理质量越好。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患者对分层管理前后1500例病患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种水平,临床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P值检验,若P<0.05为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层管理前后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

分层管理前,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3.6±6.2分,病房管理91.5±3.9分,专业素养89.6±6.7分,操作水平94.5±4.8分;分层管理后,临床医护人员健康教育98.6±6.1分,病房管理95.4±5.8分,专业素养93.0±7.1分,操作水平97.7±5.3分,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2.2分层管理前后病患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

分层管理前,1500例患者满意610例,一般780例,不满意11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67%;分层管理后,1500例患者满意870例,一般590例,不满意4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3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分层管理在临床施行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地参考所有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等,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热量和工作积极性,整个管理流程公正透明,奖惩分明。医院定期开展面向所有护理人员的考核活动,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进行科学地评定,一定出现考核不达标的情况,停职重新培训达标后方可上岗。但是,目前我国施行分层管理的普及度不高,未得到医院和护理界的重视,导致整体的护理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医患纠纷和护理质量水平仍有待改善和提高。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应用分层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合理地改善护理结构和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丕莉.简谈护理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10(2):3911-3912.

[2]高华,何国平.护理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77-78.

[3]王俊丽.护理分层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4,34(5):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