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析

朱杰

衡水市水利建筑工程处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近年来,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的施工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河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护岸工程施工以及护坡工程施工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该课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水利建筑;河道工程;施工;技术

1前言

作为水利建筑中的一项重要方面,河道工程的施工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河道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水利建筑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在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是最为常见的工程结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河道工程建设的方式,能够使洪水排泄的通道更加畅通,以确保工程区域的安全可靠。相关实践研究中指出:由于河道属于一种天然性的边坡结构,在受到泥沙、水流、地质以及人为因素的多方影响下,经常致使岸坡发生不稳定或遭受侵蚀破坏。若情况危急,甚至可能导致岸坡发生崩塌事故,造成安全隐患。

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的护岸工程和护坡工程,是十分重要的水利建筑,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但施工条件严苛复杂。具体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施工要求、施工规范、施工设计开展操作,保障施工细节的精准,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3河道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到位,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一,重工程建设、轻工程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制约了河道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第二,人们水患意识淡薄,加上河道工程管理工作不像有些工作,能立竿见影地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人们对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三,河道工程管理工作不到位所产生的后果存在滞后性(一般要到汛期,甚至有的要到大汛期才能显现),加上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的责任难追究,削弱了河道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2建设与管理不协调,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首先,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主要在工程的可行、安全、经济方面考虑的多,在运行管理方面考虑的少,忽视了工程管理的一些基本要求,造成有的工程规划设计漏项。其次,在工程审批阶段,在投资计划一定时,审批人员也是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投资规模,核减运行管瑰方面的有关经费。第三,在工程施工阶段,有些项目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为了保主体工程施工,项目法人只得将项目中安排的一些运行管理方面的辅助设施搁置。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后,辅助设施项目就不了了之,导致工程不完善。

3.3经费不足,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管理单位有许多要做的事没钱做,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没钱解决。由于维修养护不及时,造成许多小问题渐渐成为大问题,甚至成为防汛的隐患,降低了工程的实际使用效果,增大了防汛的压力。

4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简析

4.1基础浇筑施工技术简析

具体施工环节,放线质量的保证,导线点通常设置在放样直线的周围和两端或是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利用经纬仪精准完成放样工作,结合断面的布设,进行直线端点的放样工作。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河道工程的护岸线的直线状态很难长期维持,一般情况下会变为圆曲线状态,鉴于此不可直接使用这种施工方式,需对其开展针对性施工,改善施工技术。可采取的施工技术有:使用经纬仪,利用偏角原理放样,放样的起始边设置为待放直线,切线的值和方向根据旋切角角度值计算得出。此外,围堰结构的开挖工作必须实施到位,上层土体和基槽构成了开挖主体,开挖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谨慎把持挖坡比,并对围堰结构内部坡比、外部坡比等关键参数进行定期测量,随时掌握开挖施工质量。以此为基础,加强基坑的排水处理,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排水处理,将下水管道、大气降水等外界影响因素降至最低,基坑的排水处理工作对于围堰结构下层土方的开挖工作,作用较为显著。因此,根据护岸工程具体情况,可以采取明沟排水方案,或者是井点排水方案。

4.2墙身砌筑施工技术简析

墙身砌筑施工中,为保障墙身砌筑的施工质量,立样架工作必须实施到位。具体立样架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必须以角铁为基本原材,且样架形状需呈L形态,施工过程中架样的坡度值,应与护岸工程对应的前墙坡度值统一,施工结束后,应第一时间拆除架样,保证拆除时间的恰当,不能早亦或晚,一切就绪后实施墙身的砌筑。通常情况下,河道工程单层墙体厚度取值应鉴于0.4~0.5m之间,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每层墙体需设置一定厚度的找平层,一般厚度控制为0.15m,找平层位置通常为墙身顶部,或者是压顶区域。墙体砌筑之前,需将砂浆预铺在墙体底面之上,遵照小面朝上、宽面朝下的原理,遵循施工原则进行石块的铺设。

4.3压顶浇筑施工技术简析

压顶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预制块通常为压顶浇筑的原材料,一般混凝土预制块宽度在20cm范围内,砌筑墙体找平完成之后,在沉降缝的两端安置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预制块设置位置必须精准,防止出现位置偏差状况,保障施工质量,应利用经纬仪测算前后安置位置,合理控制混凝土预制块前后两端位置,利用水准仪测算左右安置位置,精确设置混凝土预制块的左右位置,保障混凝土预制块位置的精准度。压顶浇筑操作完成后,利用螺栓对模板加固,保障护岸工程外观的平直,提高施工质量。

5河道护坡工程施工技术简析

5.1施工孔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间隔20个孔引入一次控制桩的轴线,确保孔位的准确。此外,施工孔的设置,在施工现场遵照施工规范标识清楚,明确施工孔的施工要求,掌握施工孔的施工顺序。完成第一道施工工序之后,开始利用钻机施工,钻机的操作必须保障其结构的稳定,机架安装合适,机台位置准确且呈垂直状态,以及立轴位置准确,保持垂直状态。

5.2钻孔与终孔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钻孔质量的保障,需要借助泥浆护壁,通常1.1~1.25t/m3为泥浆护壁的规格,130mm为钻孔的规格。勘探孔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是间隔20m安置一个,为保障勘探孔质量,需进行分层取样,通过研究分层取样数据,构成柱状图,为有关施工提供参考数据。若勘探孔的设置出现误差,应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岩芯进行勘验,此外钻孔钻入时需有详细的笔录,准确记录钻孔的型号、直径、孔位,以及地质厚度和钻进情况等,若质量出现问题,可根据笔录参考及时解决。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要求深孔钻进,需提前灌泥浆,消孔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之内为佳,确保钻孔内部的渣滓沉积量偏小,加深高压喷射设备的前进深度。

5.3高压喷射、回灌的控制

施工质量的保障,高压喷射的控制、回灌技术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高压喷射的控制,在操作之前需明确喷射时间、方向和技术,且根据工程具体要求操作,如高压喷射需要的喷射水,需要使用的泥浆和气量等。此外,钻孔孔口根据1.355t/m3的标准进行灌浆,保障钻孔的高喷灌。钻孔灌浆过程中,需确保一次性完成,切不可中断,否则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在水利建筑中河道护坡工程中,喷射是关键环节,喷射完成后需马上进行回灌作业,保障施工质量,回灌操作时,管路必须保持通畅,缩减施工时间,保障施工效率。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水利建筑中河道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施工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河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张智慧,刘承建.精细化管理于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上的应用[J].科技论坛.2016(10):60-62.

[2]侯瑜琨.河道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115-116.

[3]张薇娣.现代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6(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