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陆军

岳阳市云溪区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直肠癌开腹全系膜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指标、术后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70.36±2.47)mL,术后排气时间为(1.39±2.14)天,术后下床时间为(17.32±2.16)小时,住院时间为(10.17±2.36)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上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术中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iddleandlowrectalcancerpatientsunderwenttotallaparoscopicrectalmesangialtherapeuticeffect.Methods:fromMarch2016toMarch2017were84cases,lowrectalcancer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randomiz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42casesinthecontrolgroupwithnormalcolorectalcancercutopenthemesangialsurgical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giveunderwenttotallaparoscopicrectalmesangial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witheachindexintra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andcomplicationrates.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intraoperatiebloodlossformL(70.36+2.47),postoperativeexhausttimewas(1.39+2.14)days,postoperativebedtimefor(17.32+2.16)hours,lengthofhospitalstay(10.17+2.36)days,significantly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The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rat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laparoscopicrectalmesangialinmiddleandlowrectalcancerresectionhasagoodapplicationeffect,intraoperativeforpatientswithlesstrauma,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improvedsignificantly,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inclinic.

【Keywords】middleandlowrectalcancer;Laparoscopicrectal;Themesangialresection

直肠癌是胃肠道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国内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1]。直肠癌发病部位较低,对手术治疗增加了许多障碍,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困扰[2]。腹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了一些应用,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有研究指出,腹腔镜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会起到一定的临床效果[3]。本文对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为(44.79±2.67)岁,患者根据Dukes分期标准分为A期9例,B期15例,C期18例。实验组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为(45.48±2.53)岁,患者根据Dukes分期分为A期11例,B期14例,C期17例。患者均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均已经事前知晓,并签订了知晓同意书,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患者下部正中间位置作为切口,对患者皮肤、皮下脂肪、筋膜和肌肉组织进行逐层分解,对肠系膜下动静脉进行结扎处理;利用电刀切除全系膜上的游离体,使患者直肠暴露出来,在患者肿瘤上方9cm和肿瘤下方6cm处进手术切除,按照切口次序对患者切口进行缝合。

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让其保持平卧位,选择患者肚脐上方1.2cm处作为切口位置,对患者皮肤、皮下脂肪、筋膜和肌肉组织进行逐层分解,充入医用二氧化碳气体,直到腹腔内气压在13-15mmHg为止;人工腹气形成后,放入腹腔镜,采用5孔法穿刺放入trocar,让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位置,将手术台右倾16-29°左右,主刀医生要站在患者右侧进行手术操作;利用腹腔镜观察患者肠道中的肿瘤和浸润转移情况,利用超声刀在患者右侧孔道处分离乙状结肠系膜,在肠系膜动脉根部进行结扎止血,游离系膜牵引;根据患者肿瘤部位情况,一般在患者肿瘤下部6cm处和肿瘤上部10cm切断肠管,将离体组织送病理,按照切口次序对患者的切口进行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如P<0.05时,则说明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术后排气时间为、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内容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内容见表2。

3讨论

中、低位直肠癌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但是开腹手术后患者的复发率和肿瘤转移率很高,其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患者术后死亡主要就是由病情复发和肿瘤转移引起的[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得到了很多应用,腹腔镜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上的研究步伐正在逐渐加快[5]。为了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实验,实验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为腹腔镜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上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为,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术后排气时间为、术后下床时间为、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身体各项指标,虽然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时间比开腹手术时间长,但是该手术过程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开腹手术,手术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大肠脏器进行大幅度的移动,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指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云刚.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21-22.

[2]周健,倪立新,宋辉,等.中、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71-72.

[3]高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30-31.

[4]曹洪超.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6).

[5]董毅.中低位直肠癌行开腹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