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

/ 1

领悟

陈一鑫1朱英豪2谢宏溶3

(1.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以升创新实验基地,河北唐山063210;3.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孤独有时候像一首绵长的小提琴音乐,寂静而又悠远,沉寂在孤独的世界里,开始或许是有些许感伤,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早已经习惯孤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颜色的,或许并非那么绚丽多彩,但是寂寥的灰色有时候也是一种慰藉,或许有人觉得这句话过于悲观,但不是的,因为灰色也是一种颜色,也是我们选择生活的一种方式。

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为什么灰色呢,其实我有时候会常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会时常反思自己与别人的相处之道。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我觉得最深沉的是源于自己看似开朗实则孤僻的性格,看似融入所有人,实则压抑着内心不安的灵魂,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但是又害怕丢失许多看似拥有的表面的东西,这是孤独的矛盾体。于是在那个校园里寂静的深夜,独自一人走在回寝室的小路上,大着胆子实际内心害怕到想哭的自己,不再能够承受孤独;那个每天早晨起来独自前往餐厅吃着无味饭菜的自己,开始害怕孤独;那个大雨滂沱的日子无人陪伴,又无伞可撑,淋着雨跑回去的自己,开始冷落孤独;那个遇到了不公的事情,受了委屈,不敢向家人倾诉只好默默地躲在被窝里哭泣的自己,厌倦了孤独;那个出了远门,没有独自做过地铁,没有独自买过车票,刚好是一个不分东南西北的路痴的自己,再也接受不了孤独。于是,开始想要改变现在的自己,想要去强迫自己迎合周围的一切,迫切地希望自己不再被孤独包围。可能就是自己小小的举动,那么渴望的眼神,让周围的人对自己多了一份关注,渐渐地身边终于有了烟火气息,但是或许就是自己的相处方式出现了偏差,确实不再形单影只,但是依然缺少掏心掏肺真心实意相待的人出现在身边,而且自己也逐渐意识到周围那些看似的朋友,在内心底并没有将自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自己不过他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分子,不,其实不应该这样说,实际上还是有一定位置的,这个位置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位置,是在他人需要时,就要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帮助,而且从不会感恩,从来认为是理所当然,是在自己遇到麻烦时,撒手不理,视若无事。这样又有何意义呢,开始的时候像个傻瓜一样默默付出所有,回头被他人视为一文不值,践踏所有的真心,伤痕累累,到了这个时候或许自己再不领悟明白也晚了,还有时候甚至在想自己比别人多一份能力或许是个错误,是个别人驱使自己的借口,还会在心里矛盾,这是否是由于自己过于心胸狭隘呢?

不,这都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有个人独立的能力,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努努力也可以做到,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个道理,那些明明可以做到的简单小事,偏要麻烦别人并且不知感恩,这种人不值得自己去珍惜。仔细思考一下,其实可能自己的做法存在些许错误,但是在大是大非和做人原则方面,自己是正确的,所有值得自己去真心相待的人,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共同珍惜的,单方面的付出终究被看作是廉价的,切莫把别人的一个点头都看作是昂贵的回应。珍惜该珍惜的,维护该维护的,做一个善良的人,而非善心泛滥的人。学会从享受孤独,但也要放过孤独,给自己空间的同时,去体验善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