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致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化疗后致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

王丽梅

红河州建水县中医医院云南红河654399

【摘要】目的:探究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对其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其中1例患者出现发热、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无患者出现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39.08±12.28)天,均康复出院。结论: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关键词】化疗;骨髓抑制;护理

化疗是当前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当前,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化疗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但是大部分肿瘤患者化疗之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对治疗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本文笔者为了辩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特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查究,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集本院收治的10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均为女性,年龄区间是20-57岁,平均年龄为(38.52±17.25)岁;其中5例是卵巢癌术后、3例是内胚窦瘤术后、2例是恶葡肺转移行。

1.2护理方法

1.2.1环境护理:对患者实施隔离性保护,病人住单人病房,减少家属的探视频率和时间,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每天对病房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60min,并开窗通风30min,对床单、被套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质的治疗环境。

1.2.2心理护理: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联系,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士要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予以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沟通期间,将往常成功治疗的案例贯穿其中,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2]。

1.2.3口腔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每天至少口腔护理2次,患者饭前饭后用5%的碳酸氢钠、浓替硝唑进行漱口;对于存在口腔溃疡的患者,要禁止刷牙,将碘甘油涂抹于患处,每天3-5次。

1.2.4皮肤护理:一切护理操作要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每天要用温水擦拭患者身体1次,保证床单、被套干净、整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患者每次大便之后,均要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保证肝门局部卫生清洁,防止出现肛周脓肿、肛瘘、肛裂以及痔疮等[3]。

1.2.5出血护理及预防:加强对患者胃肠道、皮肤黏膜、鼻腔、口等部位的观察,注射拔针之后,要对针口按压3-5分钟。告知患者切勿用牙签剔牙或者用手挖鼻等,减少创伤,对于鼻腔中存在少量出血的患者,要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塞鼻或者干棉签进行压迫止血。牙龈出血的患者,要用明胶海绵片压迫止血或者盐水漱口;对于出血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止血治疗。

1.2.6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清淡,食物中的维生素、热量、蛋白质要丰富,饮食以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者流质饮食为主,少吃硬、生、冷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满足机体恢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对于进食困难或者存在疼痛感的患者,要予以一定的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鼓励患者进食,必要时可予以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告知患者多喝水,每天的尿量控制在2000ml以上。

1.2.7输血护理:骨髓抑制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往往需要输血,但是输血反应极易增加患者疼痛,故要做好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详细核对献血者的姓名、性别、血型等。输血之前,遵医嘱予以2.5-5.0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者是25mg的异丙嗪肌肉注射;反复输血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白细胞滤器输血,目的是减少输血反应[4]。

2.结果

10例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其中1例患者出现发热、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1/10),无患者出现死亡,住院时间在26-52天,平均住院时间为(39.08±12.28)天,均康复出院。

3.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有了显著增加的迹象,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化疗药物不断增多,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患者化疗期间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骨髓抑制,对化疗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化疗期间的护理质量对于化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综合护理是顺应医疗模式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护理模式,是一种全面的、优质的护理模式,对基本护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加强了对患者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综合多种因素予以患者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看待化疗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出现[5]。本研究示:1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发热、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无患者出现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39.08±12.28)天,均康复出院。证实了综合护理在化疗后骨髓抑制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而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家属、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常瑞,张惠敏.肿瘤患者化疗期间Ⅳ度骨髓抑制致院内感染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5,7(4):333-336.

[2]韦荣泉,陈丽君,彭伟萍,等.1例绒癌化疗后致伪膜性肠炎和重度骨髓抑制患者成功抢救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2):30-31.

[3]王海燕,马蕊.化疗致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107-108.

[4]曹风霞,王敏.肺癌化疗后致Ⅳ度骨髓抑制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3,26(4):706-707.

[5]郝美秀.肿瘤病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3):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