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

张永锋

西咸新区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咸新区7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钢结构凭借着自身制作简单、塑性和韧性好、更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密封性好、结构轻、施工环保、工期短、可再生利用等天然优势,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后钢结构的发展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雄安新区,西咸新区等国家大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全钢结构集群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建筑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刮起了一阵钢结构集群体风,因此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全钢结构集群施工中的管理要点。

关键词:全钢结构集群体;优点;管理要点;

1钢结构的发展现状

我国已在多个建筑工程中成功采用了钢结构,如奥运“鸟巢”、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大跨度桥梁工程和输电塔等。由于钢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预计未来几年钢结构行业将快速扩张。因此,发展钢结构既是钢铁行业有效解决产能过剩的研究课题之一,也是钢铁生产企业延伸下游产业链、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目前钢材总体供大于需、产能严重过剩,尽管建筑用钢占钢材消费比例达5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产量的快速增长与建筑用钢的现状存在严重反差,提高建筑业用钢量成为释放过剩钢材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也相应出台了限制产能过剩的几大政策,地方政府也在加强收集这方面的信息,这都为钢结构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钢结构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极大地活跃了国内的钢结构市场,因此,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钢结构用钢量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可以很肯定的说,钢结构代表了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许多高、大、尖的钢结构建筑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超过90%的超高层建筑更是在国内建成,成为各地的地标性建筑,如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天津117大厦,重庆环球金融中心等都是钢结构主体超高层建筑,都代表着我国钢结构施工的最新技术与最新成果,钢结构也渗透到很多建筑领域,包括桥梁,铁路,高铁站等都可见钢结构的身影,强劲的市场需求使得钢结构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续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钢结构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强力支持和市场强劲需求的保驾护航下,钢结构凭借着自身工业化程度高,材质轻,绿色化施工等优势,迅速确立了它在建筑界地位,并将在未来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建筑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基本思路,同时也符合国家绿色文明施工的理念

2钢结构的优点

2.1强度高、强重比大

钢结构承载能力强,有着很好的抵抗断裂和过度变形的力学性能,而且钢结构强重比大,以较小截面尺寸就可以满足与混凝土相同的载重,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小结构体本身的自重,有效缓解地震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用钢结构建筑较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自重减轻约三分之一,地震作用可减少35-40%,地面上单位面积的负荷也可减少25%以上。

2.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

钢结构材质均匀,更符合理想的力学假定,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控制它的变量和不确定因素,实际的建筑性能与原始计算设计出入并不会很大,安装精度的高低决定着钢结构施工质量,而这种可见的质量控制可以更好的管理与监督,其安全可靠度更是混凝土结构所不能比拟的。

2.3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钢构件在工厂加工成型,施工现场只做组装工作,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楼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实现了交叉作业,大大降低了工作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施工速度。

2.4绿色环保

近年来,环保作为热门话题贯穿于各个行业,低碳、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强化,同样,施工区域也是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多年来,我国住宅建设主要采用现场手工作业,伴随的问题也是日益严重,存在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能耗高、污染严重、质量和性能难以保证、寿命周期短等问题。但绿色施工要求建筑形成的每个流程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使用等过程,都应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能效,不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已逐渐成为建筑业的主流趋势。钢结构建筑就符合节能减排的绿色施工理念,能有效避免建筑垃圾,建筑扬尘,噪声等问题。

2.4空间大

钢结构构件尺寸较混凝土小,楼层可以有比较大的净高,也因为钢柱尺寸相对小,实际使用楼板面积较多,钢材也可以支撑较大的柱间距离,使室内有更宽敞的视野。

3.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概述

全钢结构集群体简单地说就是多栋钢结构塔楼联合体,塔楼众多,各塔楼之间通过连桥、环廊等结构组成,形成比较完整的功能布置。施工项目管理则是指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比较实施过程中获得的具体施工信息与原计划施工规范相比较,发现偏差并不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采取相关措施纠正偏差,以确保按原计划正常作业的活动过程。全钢结构集群体管理具体可分为工程项目的提出、工程项目整体规划、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监管及验收、最终评价等几个阶段。

施工控制阶段是施工管理的一个特殊阶段,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成败,这是因为:

1.现代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大、规模大、系统错综复杂、操作难度高,这对各方面施工条件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一套系统、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2.由于项目规模大,不同分工的专业化施工单位多,交叉作业复杂。这就需要各单位在时间上、空间上统一协调,才能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方的施工特色和利益考量各不相同,肯定会产生不规范的施工作业以及管理上的漏洞,因此制定严格、统一的项目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3.实施中往往还存在一些外界的影响因素,加大施工难度,阻碍了工期的正常进行,使施工过程偏离原来的项目实施计划,所以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对项目施工的具体影响,结合施工经验,做出详细对策计划,从而进行有效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存在影响因素有:

(1)自然天气的影响。如洪水、暴雨、雾霾、地震等迫使施工作业停止。

(2)施工期间物料供应问题,如停电、停水、各材料供应不及时、业主资金短缺等。

(3)图纸设计问题及原计划漏洞问题。如设计频繁变更修改,势必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更有甚者,因图纸变更修改导致已完施工项目返工,或因技术指导失误等。

(4)各专业施工单位项目施工进度协调不及时,配合不积极,交叉作业不合理,造成工期滞后。

(5)各劳务班组人员素质及劳务内部管理问题,造成施工质量差,任务不明确,效率低,未按施工原计划进行。

上述干扰事件,都会不同程度给项目施工造成影响与不便,使实施过程与目标计划脱离。只有制定一套可行、严密、结合实际状况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4.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重点

4.1管理人员素质是基础

人员管理始终是施工作业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而人员管理是最基本的,但难度却并不小。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作业繁而多,且技术含量高,这是由它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如果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问题、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重大失误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备极高的管理素质。

4.2质量管控是保障

1、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为保障整个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制定岗位责任制强化个人责任意识,也应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根据该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职责,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

2、提高认识,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

由于生产工人流动性大,普遍技术素质差,质量意识薄弱,只重工作进度,忽视工程规模及质量,贪图方便,盲目求快,责任性不强,安全意识差,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对这些意识和做法要彻底改变。

4.3环境污染问题是兼顾

习主席曾说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项目施工不能只顾进度保质量,我们必须转变这种不负责任的思想,不能让建筑灰尘,噪声,建筑垃圾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要对整个社会付起我们应有的责任,环保问题必须兼顾且重视。所以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建筑垃圾、废料处理流程,明确分段分责任人管理,同时实施奖惩措施,做到及时垃圾废料处理。由于钢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大多都是钢材,所以在对废料处理时可集中将钢材废料运往钢铁收购厂,对其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为了防止粉尘传播,我们要提倡文明施工,在大风天气下严禁油漆涂料等喷涂作业,保证环保作业。

4.4成本管理是关键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具体项目要依靠制定成本管理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四个过程来完成。

1资源计划过程--决定完成项目各项活动需要哪些资源(人、设备、材料)以及每种资源的需要量。

2成本估计过程--估计完成项目各活动所需每种资源成本的近似值。

3成本预算过程--把估计总成本分配到各具体工作。

4成本控制过程--控制项目预算的改变。

4.5风险管理是预防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工程项目的风险,科学地安排、调整施工中合同、税务、资金、成本、政治等各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地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5.工程案例分析

5.1工程概况

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服贸及双创产业基地项目为多地块集群综合体,包含1#、3#(3#A、3#B)、4#、5#和青创园共5个地块,总建筑面积约89万㎡,总用钢量约6.5万吨,共有钢结构塔楼18栋,其中全钢结构塔楼17栋,为典型的全钢结构集群项目。

图一(丝绸贸易产业双创基地)

图二(西咸青年创业园地块)

5.2创新管理方式

本项目下辖五个地块,五家施工总承包,四家监理单位,管理内容多且复杂,如此之大的钢结构集群体施工管理必须要制定特定的管理方式。

1、矩阵式管理架构

图三(管理架构图示)

应用此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集群体项目的管理问题,确保一主多辅交叉式管理,既能保证管理有条不紊,又能节约管理成本。

2、集群式办公模式

图四(指挥中心)

为确保与各家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有效沟通,设置集中式办公中心。

3、资金合理化分配

对于此类全钢结构集群项目,钢结构造价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比较高,且钢结构前期成本投入较多,故应设置钢结构专项资金,保证钢结构资金合理分配。

4、工期进度节点化

因钢结构集群塔楼多、分部散,故对于工期控制是项目重中之重。首先应该确定主控计划,根据主控计划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施工节点,保证各塔楼按照既定目标保质保量投入运营。

6.结语

全钢结构集群体施工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对施工单位的能力及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随着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在其施工管理方面还有诸多地方需要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宏.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经济与管理.2013(10).2-10

[2]张利,张希黔,郝亮等.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与应用展望[J].建筑技术发.2003(1):8-10

[3]徐柏权.如何加强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14.21-297

[4]李向民.若干钢结构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工程与档案管理.2008(7).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