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解答图形运动型试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如何解答图形运动型试题

叶超毅

叶超毅(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福建南安362300)

摘要:近来中考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对于图形运动型试题,要注意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或特殊关系,善于化动为静,由特殊情形过渡到一般情形,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及数学思想加以解决。

关键词:压轴题运动型化动为静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07-02

探究几何图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与图形相关的某些量(如角度,线段,周长,面积及相关的关系)的变化或其中存在的函数关系,这类题目叫做图形运动型试题。

对于图形运动型试题,要注意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或特殊关系,善于化动为静,由特殊情形(如特殊点,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等)逐步过渡到一般情形,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加以解决。当一个问题是确定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确定图形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或者一些特殊的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去求解。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近来中考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运动观点;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等。研究历年来各区的压轴性试题,就能找到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对策,把握方向。只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以点的运动型问题举例分析。

例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3,0),B(2,-3),C(0,-3).

(1)求此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的对称轴;

(2)点P从B点出发以每秒0.1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BC向C点运动,点Q从O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线段OA向A点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PQ为等腰梯形;

②设PQ与对称轴的交点为M,过M点作x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N,设四边形ANPQ的面积为S,求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0,-3),

∴c=-3.

将点A(3,0),B(2,-3)代入,得,解得,

∴,配方得,∴对称轴为直线。

(2)①由题意可知BP=OQ=0.1t,∵点B、点C的纵坐标相等,∴BC∥OA。过点B,点P作BD⊥OA,PE⊥OA,垂足分别为D、E。要使四边形ABPQ为等腰梯形,只需PQ=AB,即QE=AD=1.又QE=OE-OQ=(2-0.1t)-0.1t=2-0.2t,∴2-0.2t=1,解得t=5。即t=5秒时,四边形ABPQ为等腰梯形。

②设对称轴与BC、x轴的交点分别为F、G,∵对称轴直线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BF=CF=OG=1,又BP=OQ,∴PF=QG。又∵∠PMF=∠QMG,∴△MFP≌△MGQ,∴MF=MG,∴点M为FG的中点。

∴,由,,

∴,又BC=2,OA=3,∴点P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需要20秒,∴,∴当t=20秒时,面积S有最小值3.

【点悟】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涉及全等、相似等.

例2:如图(1),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4,0).

(1)当x取何值时,该抛物线取最大值,是多少?

(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

①当t=114时,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ME上,并说明理由;

②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是否可能为5,若有可能,求出此时N点的坐标;若无可能,请说明理由.

解:(1)因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0,0),点E(4,0),故可得c=0,b=4,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由,得当时,该抛物线的最大值是4.

(2)①点P不在直线ME上。已知M点的坐标为(2,4),E点的坐标为(4,0),设直线ME的关系式为,于是得,解得,所以直线ME的关系为,由已知条件易得,当时,,。

∵P点的坐标不满足直线ME的关系式,∴当时,点P不在直线ME上。

②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可能为5.

∵点A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且N的抛物线上,∴OA=AP=t,∴点P、N的坐标分别为(t,t),(t,,

∴,∴。

(ⅰ)当PN=0,即t=0或t=3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是三角形,此三角形的高为AD,

∴。

(ⅱ)当PN≠0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的四边形。∵PN∥CD,AD⊥CD,

∴。

当时,解得t=1或t=2。成而1,2都在范围内,故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的面积为5。

综上述,当t=1,2时,以点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的面积为5,

当t=1时,此时N点的坐标(1,3);当t=2时,此时N点的坐标(2,4)。

【点悟】图形运动问题,指以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或四边形来创设情景,探索三角形(或四边形)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蕴含的规律或一些相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