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传递接地气的“好声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传递接地气的“好声音”

夏阳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国有企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繁重任务,又肩负着为实现稳中求进多作贡献的艰巨使命。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让这看起来“高大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应形势,更“接地气、入人心、受欢迎”。关键在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方法论,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即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心人、稳人心的工作。

一、着眼大局顺势而为,把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

从宏阔视野来看,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纠缠,呈现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等新特点。从思想理论领域看,各种社会思潮粉墨登场、各种主张观点频频发声,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明显,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求共识、多变中定方位的难度在增大。

这一深刻改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倘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墨守成规沿袭传统方式,仅满足于工作做了,却不问实效几何,则无异于刻舟求剑,拿“老船票”势必登不上“新客船”。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政工作必须革弊布新,要与企业的发展和中心工作相匹配、相协调,要在保留传统经验中精华部分的同时,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规律中掌握主动,在规划中统筹推进,在继承中注入创新元素,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要研究规律,掌握主动。形势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果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那么工作必将陷于被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所以,要着力研究企业改革发展的规律,探寻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找准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服务;要着力研究新形势下职工队伍变化的规律,更好地发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的作用,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真心支持;要着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发展规律,探索好做好工作、提高效率、突出成效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才能把握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克服随意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二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不能自拉自唱、单打独斗,必须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首先,要善于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对工作进行通盘思考和系统规划,探寻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间的内在联系,使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中心。其次,要克服工作的局限性、片面性思维,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内容与形式、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努力追求工作的整体效果。

三是提前预见,不断创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首先,要有战略意识。战略是一个企业对未来进行的前瞻性规划,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战略之中来规划、来推进,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效果才会更好一些。其次,要有前瞻意识。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达到的效果有预期判断,工作中要提前发现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及时进行有效调整。最后,要有创新意识。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始终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法宝。要善于在学习借鉴中创新,结合企业实际,借鉴内外部成功经验,提出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实现新突破。要善于在推进工作中创新,对不符合形势需要的思想观念、传统做法,要大胆地改进突破,决不能墨守成规、抱残求缺。要善于在破解难题中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提高的过程。我们只有在传承良好实践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要求合拍、与企业发展同步、与职工需求吻合,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应有的作用。

二、“情理”结合,接通地气,把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势所驱”巩固为“民心”所向。

有人说,世上难事,莫过于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要想切实打通距离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真正的入脑入心,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真情的力量。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召人,将“情理”结合及时回应和疏导职工群众在生产生活乃至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解决好“怎么讲”和“怎么办”的问题,才能达到循循善诱,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效果。

(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在润物无声中渗透思想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是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而然吸收。

众所周知,盐既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职工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改造精神世界,必须让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保持良好的政治素养、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拥有崇高的道德情操等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要素。知晓需求才会有所向往,认清价值才会感知分量。广大职工群众懂得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价值,才会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心上,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互动,是指导职工的思想而不是管制;是直达思想深处的交流,而不是冷冰冰的教条,不能“空对空”,不能“从原则到原则”。实践中,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治理论教育,言语过于高调;开展谈心谈话,政治口号味太浓;开展活动,政治性意图过于明显。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尽管主题突出了,但欠缺艺术性,难免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也应像盐那样,润“思想”“理论”于无声处,把话语从天边拉到身边、把道理讲成故事,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下,将思想政治理论润物无声地沁入职工的心底,让职工找到有生命力的坐标,记取有温度的共鸣。

(二)情系群众,心想基层,打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直抵人心为目标指向,做到这一点,要牢牢把握好“情”这条主线,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发现职工的在真诚中注入真情,让职工群众感受到更有情感、更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工作。

用真情,拉近距离。要多汲取地气,与基层“亲近”、与职工“亲密”,在距离上“走进去”、思想上“接地气”。要深入基层与广大职工群众交知心朋友。既不能长期坐机关,不进群众门,不听取职工心声,不了解群众愿望;更不能蜻蜓点水搞调研,走马观花,满嘴官腔,一身书生气,不说群众话,缺乏共同语言,自然听不到真心话。要真正沉到基层,深入问题多、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去,与职工打成一片,心贴心地聊生活、聊工作、聊困难、聊想法,用朴实、真诚的态度拉近与职工的距离,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了解职工群众想要什么、在干什么,还需要什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痛点有感受、有回应,才能真正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解开职工思想的扣子。

用真诚,解决问题。不仅要给职工以倾情的思想食粮,更要给予真诚的关爱帮扶。要把帮助职工解决各种生产生活困难作为思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办实事的有形具载体之中,从职工最关心、最需要、最企盼的实际问题抓起,真正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帮职工所需、解职工所难,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用真诚和行动让职工群众充分感受到更有温度的关怀。如此,思想政治工作自然能做到职工心坎上,产生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