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议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与管理

赵亚茹田军艳黄敏捷

赵亚茹田军艳黄敏捷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256临床部050800)

【摘要】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护理教育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之路。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观念下,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更加充实壮大我国的护理人员队伍,为了让护生毕业后能独立胜任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带教的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存在问题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247-02

一、临床护生存在问题

(1)临床护生职业素质欠佳:最近二年我院新近的实习生均为90后,且大多数人均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优越,大多数学生都自私、任性、动手能力差,主观能动性差,怕脏、怕累。实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经常以不想上夜班、来例假不舒服等请假,有的甚至旷工,不能很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2)心理应对能力差:护生从学校离开医院,接触陌生的环境和各式各样的病人时,心理状态表现为恐惧、紧张和无所适从,心理素质差,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影响到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同时也使得病人及家属产生顾虑。

(3)法律意识淡薄:在实习初期的学生,对临床工作存在新鲜感,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渴望进行各种操作,对问题的考虑缺乏全面性;后期,随着环境及工作流程的熟悉,随着自身能力的提高,思想麻痹大意,脱离老师擅自执行医嘱或操作,提高了差错和事故隐患的发生率。有调查显示护生在后期实习过程中导致的差错占实习总差错的93%

(4)沟通技巧欠缺:大多护生在刚进入医院面对病人时,沟通缺乏主动性、灵活性,比如在进行各种宣教的过程中,存在拘谨、生硬、照本宣科现象,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进行很好的解释,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二、我院根据护生存在的以上不足问题制订如下对策

(1)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岗前培训

1.1首先进行护士礼仪方面的培训:言行举止端庄大方,着装符合要求,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形象,不在工作场所打闹,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对病人说大话、空话,不准泄露病人的隐私,不歧视、嘲笑患者。

1.2医院环境及护理规章制度的培训:由护理部助理员组织护生进行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侧重于:实习生管理规定、需注意的问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及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要求他们严格执行各项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3各科护士长针对各科特点对护生进行培训:主要是介绍各科收治的常见病,及这些病的护理要点,介绍科室情况,提出针对性问题,以使护生对全院各科的设置及配置有所了解。

(2)各科精选带教老师,确保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带教老师标准,选拔一些工作现任心共强,言行举止规范、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护师能上能下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带教工作,并定期对带教工作进行考核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发挥最高效能。

(2)培养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定期组织场景模拟,由护生担任不同的角色,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以此发现他们存大的不足,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肯定,不足之处给予指证,并听取学生的想法。老师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切实做好“放手不放眼”最大限度地为护生提供、创造操作机会,并适当提出问题,让护生带着问题进行工作,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予解答。

(3)科室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并对出科护生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根据专科特点及实习时间合理地为护生安排学习计划,告知出科前必须达成的目标,出科之前组织理论及操作考核,了解存在的问题,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强化,使带教任务高标准完成。护生在出科前护士长要各护生谈心,了解本科室带教老师存在的不足,并进行调查、改正。

(4)帮助护生树立安全护理理念: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形式下,一定要加大这方面的培训,使其对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教育,组织他们进行《护理条例》“护理核心制度”学习,使护生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依法行护,进入临床工作后带教老师要注意引导护生尊重病人的权利,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护理安全。

总结

临床带教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护生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带教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带教方法,按带教计划进行带教,以使护生在一年的临床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为以后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卢运红,王慧敏。教育学组合法应用于护生临床带教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A):70-71.

[2]张镇静.护理本科临床实习管理方法初探.护理进修杂志2004.19(2):159.

[3]余晓波.高职护理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辅导模式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