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发展考察与分析——以赤坎古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古镇旅游发展考察与分析——以赤坎古镇为例

刘洁萍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开平赤坎古镇的专业考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实地考察,导游讲解;第二是专家讲座,科学分析。报告三个部分分别为:实地考察结果、专家讲座内容、分析与建议。通过面对面的考察与分析以及了解古镇的发展规划现状,对古镇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地考察;基础设施;资源开发

一、实地考察

(一)旅游吸引物

1.骑楼:赤坎当地的骑楼主要是由华侨出资建筑,其装修材料部分是从国外购买的。比如窗户上的彩色玻璃——据导游员的介绍这些玻璃在当时非常昂贵,大概是要1000元/小块。不过,这里的骑楼不仅仅是“昂贵的”,还是“宝贵”的。因为这里的建筑都是西方的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结果,是侨民打造的中西结合的独特产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但是大概是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地方的玻璃已经被打碎,破坏了整体建筑群的完整性,每每让路过的游客扼腕痛惜。

2.赤坎影视城:赤坎影视城有一条堤西路,300多米的骑楼就绵延在这条路上,其中保存完好的一共有600座。因为这里蕴含有旧广州、香港的韵味,所以被誉为“电影街”。这里还曾经拍摄过《让子弹飞》、《十月初五的月光》和《风雨西关》等影视作品,所以备受旅游者的青睐。

3.关族图书馆:据导游员介绍,古镇的部分发展得益于两大家族——司徒族和关族相互的竞争。而关族图书馆就是关氏家族流传下来的一间,但我们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

4.景辉楼:景辉楼风情展馆是赤坎镇名医张景辉的故居。

5.欧陆风情街:欧陆风情街是赤坎古镇一条有名的美食特产街,也是本次导游带我们游赏的重点。街上贩卖很多的开平特产,比如开平腐乳、梨膏糖、淮山米饼等等;沿路还有一些客栈,例如碉民部落客栈、潮人驿站;路边也有一些小贩在摆摊买一些特色小吃,比如麦芽糖、棉花糖、甘蔗糖水等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

1.基础设施建设:

(1)厕所:古镇的厕所尤其简陋,没有设置门,让游客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许多需要上厕所的同学对厕所望而却步。由此可以看出赤坎古镇对于游客的服务设施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备。

(2)停车场:学院的大巴进入古镇以后,停放在古镇的一片荒凉的草地上。古镇并没有规划合理的停车场,基本都是由司机自行按秩序停放车辆。

(3)小型的自行车租赁商店:在路边有个小商店,店主出租自行车供游客骑行游玩。但规模比较小,而且价钱比较贵。

(三)卫生情况

古镇上除了旅游大巴和自行车,几乎没有其他的交通工具,所以没有扬尘。路面还算干净整洁,然而,还是有些卖甘蔗糖水的小贩附近的地方,铺满了甘蔗屑。

饮食方面的卫生应该是欧陆风情街饮食安全的隐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桥上卖麦芽糖的小女孩直接用手帮我们撒话梅粉在麦芽糖上,街边买小吃的阿伯阿姨们,也不做好食物的隔离工作,任由其裸露在空气中。

(四)导赏服务

本次行业见习的导赏,是由开平碉楼总公司高级导游提供的。导游员们年轻有活力,对古镇的文化历史比较熟悉,而且她们的仪态大方,妆容精致,让我们看到了与其他人的评价的导游员不同的精神面貌。

但是,在介绍的过程中导游员虽然有无线麦克风,但是他们的解说声音还是很小,没办法让每个人都听到,最后甚至形成了只有三两个人围在导游员身边听她讲话的状态。在讲解的内容方面,导游员的准备不够充分,讲解到后半部分没有更多的内容,甚至主动询问我们想知道什么,让她来讲。这大大影响了游客对导游员的印象,也会让游客在旅行过程中产生不充实感。

二、旅游规划专家讲解与交流

(一)开平碉楼群的开发背景

就专家列举的这三点来看,古镇作为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光明的。因为国民的旅游时代来临,就意味着旅游人次数的增加,国民对于旅游资源的需求变大。而赤坎古镇所在地——开平本身的侨乡文化内含丰富,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寻根”情感,还会吸引大批的文化猎奇者。同时,开平“立园”的申遗成功更是让当地的旅游开发如虎添翼,因为申遗成功是国家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珍稀性的一种肯定,可以用来作为当地对外宣传开发的噱头,引起广大游客的关注。

(二)赤坎古镇规划定位

目前古镇的旅游开发和建设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所以古镇的定位应该暂时定为广东省“乌镇”,。原因是广东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不算是一个旅游强省,还处在一个发展上升的阶段。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借鉴模仿,然后在操作中结合广东的地域“省情”,做出一系列的创新,走“从模仿到创新”的道路,开辟出一条有广东本土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在摸索出这样一条道路以前,古镇应该以借势打势,以“广东的乌镇”吸引以中低层旅游消费者为主的群体。等到古镇旅游基础建设到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旅游影射范围的拓宽。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开平的旅游规划战略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开平要发展就面临新旧更替的境况,但由于旧区的旅游可开发性,就注定旧城区不能随便淘汰,这就需要新城区的“迁就”。因此,新旧区分开发展比较可行的,同时新城区也需要迎合旧城区的风格,才可以保证整座城市的风格统一,不至于新旧城区对比明显。

但是,除了建筑和城区规划以外,对居民进行“传承性”思想的改造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一座城市之所以可以有“特色”,不仅仅是建筑风情,还有人文气息。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对地方的文化传承,关注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对地方的文化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要让他们配合政府的开发工作。只有他们认可、支持和参与旅游开发,才能够在开发过程中既改善他们的生活,又有利于地方的旅游业的发展。

三、发展建议

(1)完善古镇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公厕、划分停车场、增设垃圾桶等。

(2)规范古镇的街道管理,要求小贩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保障,对小贩的铺位卫生情况进行定期的监察。

(3)开发设计合理完善的旅游线路,增加对从事讲解服务的导游员进行定期而且系统的培训力度。

作者简介:刘洁萍(1995年),女,汉,广东揭阳,本科在读,学生,华南师范大学,无研究方向,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