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殷志军

殷志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01001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90-02

【摘要】目的从中医角度分析高血压病的特点,探讨中医结合针灸推拿对高血压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采用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一年疗效满意者24例,疗效显著者3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5%。结论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在高血压方面具有简便、健康、廉价、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以作为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法。

【关健词】高血压病中医针灸推拿

高血压病(EH)是常见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将在安静休息时测量其血压经常超过140/90mmHg的定为高血压患者,通常判定高血压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要依据;因为血压增高时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极易受到损害,致残率比较高,治疗时间比较长,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治疗,所以高血压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据临床研究发现很多患者采取中医结合针灸推拿等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采用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2岁;患者身体均较肥胖,平日伴有头昏、头痛、失眠、耳鸣、牙痛等症状;11例患者近来感觉两手麻木、握物无力、记忆锐减、不能劳动;5例患者忽然口眼歪斜、半身偏瘫、说话不清楚、饮食不方便;48例患者均除外泌尿系及内分泌系等疾病所致的血压升高,病史2~14年;吸烟者22例;长期大量饮酒者14例;合并糖尿病者4例;有高血压家族使者3例。

2治疗方法

(1)中医采取标本兼治,治本有补益肝肾、阴阳二补,治标有平肝潜阳、祛瘀化湿、活血化瘀、宁心安神等。(2)针灸施治原则为:以平肝潜阳为主,佐以对症加减;常用穴有: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备用穴有:行间、太阳、翳风、神门、安眠、三阴交、太溪、阳陵泉、阴陵泉、丰隆、内关、关元、气海;采取中强度刺激,留针约30分钟。(3)推拿治疗采用按、揉、抹、拿、扫等手法,包括:头面颈项部、腹部、腰部及足底操作。

3治疗结果

主要以血压下降,症状消失或减轻、劳动力恢复、疗效保持一月以上的时间为评价标准:(1)疗效满意:血压正常、自觉症状消失、能坚持工作至少八小时、疗效保持1~6个月。(2)显效:症状减轻,劳动力恢复,血压下降至接近正常,疗效保持一月以上。(3)好转:仅症状减轻或血压下降。(4)无效:情况无改变。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一年内疗效满意者24例,疗效显著者3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5%。

4讨论

4.1高血压病的中医理论[1]:根据其主要症状、病情的演变及转归、并发症等,中医将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与心悸、胸痹、中风有密切的关系;病变部位主要在肝,累及肾、心、脾;其主要病因为:肝、肾、心以及冲任等经络的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调和;其主要病机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心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冲任失调,另有一些少见的病机如气滞血瘀,痰湿、风火、心肾不交等与其并存;其临床表现:有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为: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惊悸、便秘、舌红、脉弦硬。

4.2高血压病的中医分型:(1)肝阳上亢型:神情紧张、头晕、易怒、目眩、舌红、苔薄脉弦数等;(2)痰湿中阻型:胸闷、脘腹痞满,苔腻,脉弦滑;(3)肝肾阴虚型:头晕、耳鸣、肢体酸软、心烦、舌薄脉弦细等;(4)阴阳二虚型:头晕、目涩、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遗精阳痿、肢冷、少尿、浮肿、舌淡、脉弦细;(5)血脉瘀阻型:肢体麻木、心悸,口唇紫绀、舌紫、脉涩等。

4.3高血压并的治疗方法比较:(1)西医的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凡是药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长期的服用降压药物还会因为产生耐受而影响到疗效;(2)中药治疗不仅是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而且避免了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3)针灸治疗采取辩证施穴,进行适量刺激,能够促进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协调脏腑、平衡阴阳,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4)推拿治疗辨证论治、循经取穴,采用推法、摩法、揉法、按法等不同方法在特定部位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降压稳压作用。必须强调的是:针灸、推拿等治疗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也只能是配合治疗,仅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有危险因素的Ⅲ级高血压患者,或是合并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的高危患者,必须积极地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迅速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才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总之: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又有认识率低,治疗率低,治愈率低的“三低”现象,所以治疗高血压病应该以改善五脏功能、维持机体的自稳调节能力、改善血流供求关系为主。以中医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为指导思想,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分析,注意标本缓急,结合针灸推拿辨证施治,调整脏腑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才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参考文献

[1]渴祟梅等.《从推拿治疗高血压46例探讨推拿的降应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