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教师德育管理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议中职教师德育管理建议

陈永伟

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陈永伟055750

【摘要】: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尚不够健全、思想尚不够成熟,不善辨美丑善恶,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的老师在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更要注意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竭尽所能将每个学生都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必然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加强德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师、德育管理、师生关系、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又是学生的德育工作,搞好德育工作对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德育手段是教师传递德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身为一名学生管理部门教师,每天与学生打交道,思想道德教育更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用乐观与投入来面对工作,用激情与微笑来面对学生,只有辛勤的耕耘,才有收获的快乐。以下是我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以尊重为前提,树立学生自信心

首先,不运用错误的教育方法,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一方面,他们大都是学习成绩差考不上高中,不被老师关注的学生;另一方面,处于生理、心理的过渡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此时的学生强烈希望获得他人尊重。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讲究方法帮助教育他们,时刻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心目中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再次,还要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赞赏学生。谁都有闪光点,尤其对于一些后进生,不能放弃。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为学业的进步和人格的完善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心理科学有一个规律,人人都是爱听赞扬的,这是个共性的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讲,一句鼓励话语,胜过十句责骂。

二、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育必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2007年我曾经接手了一个班级,这个班级比较稳定,班干部认真负责,班级凝聚力较强,班风学风都很好,在级部算得上名列前茅,可问题出现在“亲妈”悉心经营下的这个优秀班集体对于我这个接任的“后妈”能否有能力带领好班级,表现出了很大的不信任感。如果不能建立起学生的信任,我肯定将无法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在这一点上我心知肚明。恰逢此时,全校搞班级合唱比赛,我利用自己专业之长(音乐教师),加时加点为班级排练,一首《茉莉花》在我的精心编排下,在学生齐心合力的排练下被演绎的唯美动听,最终取得全校班级合唱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又体验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我也收获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建立在教师可靠的品格上,建立在教师可贵的专业技术水平上,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负责任上,也建立在教师能够为学生分忧解难的行动上,我们是否得到了这样的信任?如果得到了,那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沟通——架起心的桥梁

“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沟通需要从“心”开始,与学生沟通,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

俗话说,言为心声,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走进学生的生活,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通过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内心的点滴,仔细地阅读并认真地写上评语,既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开辟了一条师生沟通的渠道,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与学生谈话后还要留心其平时的表现,经常联系家长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如果学生行为出现反复时,我们也不要着急,因为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有个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总之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我们应用心来对待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相信老师的真心会换取学生的真心的。

四、常怀宽容之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教师的宽容就是清凉的甘露,浇灌着学生们干涸的心灵。

麦克劳德解剖小狗故事使我深受启迪:麦克劳德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对小狗内脏的好奇促使他将学校校长心爱的小狗杀了一看究竟。而校长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要开除他,而是要求麦克劳德解剖小狗后,画出一幅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图。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两幅图现在收藏于英国皮亚丹博物馆。麦克劳德后来成为有名的解剖学家。

这个小故事让我明白,当学生已经犯了错误的时候,强硬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宽容的胸怀作为以退为进的方法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现代化社会,孩子所吸收的信息量大,个性张扬,反叛意识强烈,而且他们正值人发展的转型期,具有不成熟、可塑性的特点,犯错误在所难免,宽容学生的幼稚、天真、调皮甚至错误,学生才能体会到“理解万岁”的温暖,从而消除“强压政策”所引起的心理逆反。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责备,我们的教育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信任的重要途径。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可以说在教育事业上我们每个人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