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

张黎

引言

BIM对于建筑工程的应用而言,可以说是促进了建筑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改革,该技术的应用对于现有技术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同时对于生成组织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也有根本上的提升。当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很多建筑师都可以利于BIM技术的优势,设计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更好的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

1、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BIM技术对于建筑结构施工设计而言,一般采用的是采用三维技术,对此进行渲染进而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按照建筑图纸可以进行虚拟施工,这样在后期的执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提前进行解决,更好的规范了施工的可行性;对于工程数据可以进行对比,以此来更好的降低工程风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图纸而言,优势具体有:

1.1信息汇总效率高

BIM技术将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加以汇聚反应,在工程设计、施工、设备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汇总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提升施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工程信息如果单纯的依靠人工完成,那么就会导致工作量较低,从而严重的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1.2信息传递准确率高

BIM利用计算机形成施工设计图纸,在设计图应用到施工中,可以通过该图纸进行多种施工信息的查询,从而导致在传输中出现信息的传递错误,提升传递的准确率。

1.3建筑结构可视

BIM技术和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相比,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建筑模型的建立,从而更为直观的看出建筑的结构。采用3D技术,将整个施工设计图通过模型的方式显现出。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有墙、立柱等相关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进行组装设计,进而更好的展示建筑的立体效果,同时某些细节中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进行细节的优化,减少后期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建筑浪费现象,提升建筑工程的准确性。

2、基于BIM平台的三维协同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和BIM而言,二者结合主要就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在建筑施工图进行设计时,不同专业之间数据可以通过三维协同性实时加以互动以及更新,从而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改进。笔者所在的工程项目中,采用的是Graphsoft的团队工作,该工作模式通过BIMServer进行三维协同设计。BIMServer协同设计中,对于该项目的设计师,都可以通过服务器,发出模型文件的修改以及传送信息,这样使得不同的设计师之间可以沟通互动,进行实现实时的更新,这样就可以最终获得一个唯一的、无版本差异以及无重叠的模型信息。对于该模型关联的所有专业,包含的一些平面、立面、剖面、节点等详图,都是基于唯一的三维模型文件加以生成的,因此更好的保证模型和平面图纸的一致性,同时对于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沟通也就更为直观以及方便。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项目涉及的要素日趋复杂,因此专业和专业之间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施工设计图的设计,就应当充分的发挥BIM的优势,更好和其他专业加以配合,从而提升设计的品质,保证BIM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够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模型。

3、施工图设计中BIM的具体应用

当前采用的BIM工具软件,对于建筑业而言可以更为顺利的实现施工图纸的设计,使得结构设计更加有自身的特色。一方面,结构工程师需要通过自己的计算,进行模型的分析,另一方面,结构施工图通过平法表达,有专业的制图标准以及独有的图形表现形式。因此,将BIM工具软件应用到建筑施工项目涉及中,保证施工效率,让大多数工程设计师可以更加便利的掌握,下面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3.1基于BIM技术的结构设计流程

在采用BIM进行结构设计时,一方面,需要根据软件平台以及相关数据转换等因素进行,主要原因就是当前结构分析模型采用的形式为单独建模的形式。另一方面,BIM模型数据和平法标注信息关联程度不是十分的完善,因此BIM对于当前的设计而言,帮助程度有限,如果应用不当,对于整个设计周期反而会起到一定的反作用。因此,对于BIM的技术应用设计价值一般从以下两点加以分析:(1)从全局的角度来看,建筑结构专业在应用BIM技术时,对于整个项目的协同设计而言,是最为关键的部分;BIM平台,不仅仅是信息集成模型信息的平台,同时也包含多种文档信息。(2)着眼于结构施工图纸的角度来讲,BIM结构生成的平面、空间构建定位等,在其基础上可以进行结构施工图的完成,通过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减少图纸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当前,采用的ArchiCAD或者Revit设计,在工程项目中很多流程依旧较为传统,都是根据BIM模型提取二维CAD,进而进行下一步的设计。本文中采用的项目,结构设计工程师设计步骤为:(1)在PKPM中加以建模,进行计算。(2)计算完成之后,在BIM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建筑结构的建模。(3)使用BIM工具软件二维文档,将建筑结构构件中的构件详图以及建筑结构中的配筋图进行绘制,使得整个工作环节没有冗杂,简单明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对于结构工程师也比较容易理解,从而在后期的BIM的应用中也就更加的便利。此外,结构模型由于需要简化以及整合,虽然当前很多模型转化接口软件,可以完全支持国内主流结构计算软件当前还相对匮乏。

3.2基于结构施工图应用的二次开发

BIM是欧美国家最先应用,因此很多文档的表达方式为欧美标准以及欧美传统。对于结构专业而言,这些国家以及地区未使用我国的平法施工图文档表达方式。因此,对于建筑施工的设计而言,首先需要对于我国独有的一些符号标注、钢筋字体以及详图符号等进行开发,只有加入我国的相关标准,才能绘制出符合我国国家规定设计图纸。其次,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详图以及一些构件开发而言,都要对一些参数化的GDL对象或者族进行改进吗,同时对其相关的计算功能也要同时加以丰富,进而实现使用BIM工具进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对BIM进行二次开发,也是BIM不断累积数据的一个过程,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结构形式,进行不同的结构构件以及二维详图的绘制,从而充实数据库,提升建筑结构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在BIM之后的应用中不断发展创新。

结束语:对于当前来看,BIM的应用投入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还十分有限,BIM技术对于建筑行业的作用是具有变革性作用的。在不断的发展创新BIM的技术上,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BIM的二次开发以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的创新,使得其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作用不断的提升,进而提升整个建筑设计的品质,更好的将建筑设计向精细化的道路上指引。

参考文献:

[1]石书羽.浅析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47):99.

[2]周炽雄.BIM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174.

[3]童叶.分析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审查中的常见问题[J].门窗,2014(08):194-196.

[4]严坚.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