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路公波

路公波(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摘要: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在任何时候,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应以客观环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方法;重要性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运营中至关重要,财务管理,就是预测分析确定企业的经营方针、财务目标、成本控制、财务保证和财务改进等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活动。财务管理是从价值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项管理工作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会表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

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过高、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企业摆脱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财务管理,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

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

1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完善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是当前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能否把握信息,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强化财务管理,就是适应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详尽的市场信息,超前提出财务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使财务管理从被动应付和机械计算转变为超前控制和科学理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的预算管理体制,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逐级编制全面预算,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从而最优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1.1首先根据目标利润,编制财务预算。

企业应在相关责任人领导下,成立由企业财务主要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预算编制委员会,在综合考查产、供、销、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目标利润,并测算和分解销售、生产、采购、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具体预算的约束指标,然后由各部门分编单项预算,按照目标利润——销售预算——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编制程序,反复策划、调整、组合,寻求实现目标利润的最佳预算方案。

1.2落实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的控制和约束能力。

财务预算一经确定,在企业内部就应具有约束效力。企业各部门在生产营销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充分考虑财务预算的可能,围绕实现财务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使财务预算渗透到何处,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何处,以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局面。

1.3围绕效益实绩,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分析。

各预算部门,要按月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以跟踪对比分析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差异,作出评价,找出原因,提出对策,确保年度预算按进度完成。财务部门的期终决算要和财务预算相衔接,依据各责任部门对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提出绩效考核意见。同时,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及时针对预算执行的正负差异分析主客观因素,适时提出纠正预算偏差的财务对策。实行以预算为前提的财务管理办法模式,使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财务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财务政策,强化财务控制,可以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带动和推进企业各项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成本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重要尺度,综合反映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管理各方面活动的成果。一个企业,无论是属于什么性质,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降低成本的工作始终是搞好企业的永恒主题。一个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成本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强化财务管理,就应把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活动的主攻方向,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

2.1加强宣传,强化全员成本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每个职工深刻认识到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难、求得生存发展的突破口。以此提高职工对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参与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提质降耗、增产节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

2.2推行内部模拟市场核算管理。

推行内部模拟市场核算管理,是强化企业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健全目标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价格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核算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奖惩分配体系。实行成本否决是一种新的企业内部核算机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创新,也是企业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的切入点,是深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3实施成本控制,加大考核力度。

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牛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发现偏差,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促进成本不断降低。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3.1改革资金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管理。

企业资金要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实行资金集中统管,以形成合力;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统收统支,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分别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生产经营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3.2抓产品销售,促货币回收。

市场疲软,产品销售困难,“三角债”拖欠严重,是企业资金紧缺的重要原因。为此,首先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向市场要效益,强化经营管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责任考核办法,并与奖惩挂钩,既考核总的产销率及资金回收率,又要激励销售部门积极回收现款。

3.3加大清欠力度,减少陈欠,防止新欠是盘活资金的重点。

首先,各级管理者应重视清欠工作,制定清欠对策和方法,配备有清欠能力、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其次,要严格控制新欠的发生。还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地催收贷款,必要时要借助法律手段;同时,还要制定奖惩措施,坚决压缩陈欠。

3.4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避免资金投入的盲目性。

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财务部门应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应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收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对大宗资金和资本性投入,一定要严把投入关,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及效益评估预测,切实避免因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方法也有待于我们不断改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