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团队(RRT)对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4

快速反应团队(RRT)对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黄永义赵琼娴黎辉刘华勇黄丽军黄权

黄永义赵琼娴黎辉刘华勇黄丽军黄权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提高ICU之外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建立、运行快速反应团队(RRT),制订住院病人预警指征、制订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等一套可行措施。结果:比较RRT运行的前后因病情变化而转入住ICU的住院的病人比率下降,统计学有差异意义(P<0.05),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显著下降(P=0.001)。结论:经过运行RRT可以提高ICU之外的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快速反应团队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10-02

【Abstract】ObjectiveTotakemeasuresto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cueforcriticallyillpatientsoutsidetheICU.MethodsArapidresponseteam(RRT)wasestablishedandoperated,andasetoffeasiblemeasuressuchasearlywarningsignsforinpatientsandtreatmentproceduresforchangesininpatients'conditionswereformulated.ResultsBeforeandafterRRT,therateofhospitalizedpatientstransferredtotheICUduetodiseasechangesdecreased,which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ndtherateof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ofhospitalizedpatientsdecreasedsignificantly(P=0.001).ConclusionRRTcanimprovethesuccessrateofrescuingcriticallyillpatientsinhospitalotherthanICU.

【Keywords】Criticallyillpatients;Rescuetreatment;Rapidresponseteam

当住院病人心脏骤停之前和转入ICU之前的数小时内,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这个时候病人病情出现恶化之前,如果我们能及时识别危险的生命征兆,及时尽早做出合理处置,就能有效的阻止病情出现恶化,减少出现ICU以外的需要心肺复苏的机率,并且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入住ICU,或者能及时入住ICU,尽快接受适时的抢救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1]。Cardoso等[2]2011年研究显示:延迟住院病人转入ICU可以引起明显增加致死的因素。如果每入住ICU延迟1h,会增加病人的死亡风险1.6%,延迟入住ICU的死亡风险系数是32%。院内抢救小组由二线值班医生、护士长、麻醉医生一同组成。当院内除ICU外任何地方有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时,首发医护工作者,当场采取心肺复苏术的同时,并立刻呼叫抢救小组,抢救小组接到呼叫后,在5min内到达抢救现场,立刻启动生命支持抢救措施。院内急救起到重要的作用抢救小组,但是同时也需要首发医护工作者及时发现和呼叫抢救小组,否则帮助显然为时已晚。首发医护工作者及时发现病人的“灰色区域”(心脏骤停前数小时出现的的症状和生命体征),这个是应该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的重要环节。我院在2017年1月创建和实施了RRT,我们对RRT建立后与建立前1年同期全院经治病人的入住ICU比率,转入ICU前至入住ICU的间隔时间(h)、病死率,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住院病人病死率等指标进行比较,为ICU之外的危重病人管理方法提供更好的模式。

1.快速反应团队(RRT)的建立

1.1院级与科级管理

RRT于2016年7月设想建立,分做两个层次-院级和科级进行管理。院级由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与医务科科长组合,对RRT进行全面协调管理,负责制定住院病人的预警指征、组织快速反应团队人员,制定工作职责和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安排医务人员的团队工作培训,还监督团队的质量改进、后续的医务人员培训。科级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组成,负责快速反应团队工作的具体运行,职责是教育和培训RRT人员对RRT的观念和好处的认识,让快速反应团队的人员能熟悉各自的工作职责,在接到ICU外医护工作者的呼叫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协助专科医护人员正确处置病情,负责填写RRT回顾单。院级管理层负责在一定时期召集RRT相关科室和人员回顾与总结处置记录,进行不断的质量改进。RRT2016年7—12月为准备阶段,2017年1月正式运行。

1.2设置住院病人预警指征

英国在90年代初应急小组建立,对风险病人早期预警评分(earlywarningscore,EWS)[3],由一般的生命体征组成而不受仪器、人员、场地的限制,有较强的可重复操作性和评估结果比较客观,对于危重病人的识别潜在危险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在英国的许多医院,使用了在早期警报系统“呼叫标准”的基础上修改完善[1]。院级管理层制定了住院病人RRT启动预警指征,分为呼吸系统:供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O2)≤70%、呼吸频率<6次/min或>30次/min;神经系统:突然意识改变;循环系统:收缩压<70mmHg或>220mmHg;心率>140次/min或<40次/min等。按RRT启动早期预警评分表对病人进行评分,再根据分值给以对应护理干预。

1.3成立快速反应团队(RRT)

RRT的成员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二线医生及护士组成,不同于通常的院内抢救小组的是处理心脏骤停的介入点,RRT是在心脏骤停前的灰色区域介入,提早进行处置[4]。ICU外医护人员呼叫RRT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工作,和病人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最佳的处置方案,协助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正确的处置,包括穿刺和基础监测等,共同合作使病人的病情稳定,以达到避免入住ICU,或者促进病人尽早做出转入ICU的决策[5]。院级管理层确立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二线医生及护士为快速反应团队成员。

1.4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的制定

院级管理层制定了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当住院病人出现任何一项符合预警指征时,病人旁边的医护人员立刻呼叫二线值班医生以缩短病情处理的时间。因此,住院患者预警指征又叫直接呼叫二线医生的指征,二线医生立刻进入现场处理,病情需要的话,二线医生呼叫RRT协助处置病人。

2.快速反应团队(RRT)的运行与质量控制

2.1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于2016年7月做出RRT建立的决策和运行方式的方案,医务科对有关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做相应的培训,还将RRT运行方案纳入新员工岗前培训内容。护理部统一行动,在全院护士中进行了RRT运行方案教育,做成二线指征警示卡,在各个护士站张贴二线指征警示卡,方便直接呼叫,并在每月护士急救能力考核时,将RRT相关知识纳入考核中。科级管理层则对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二线医生及护士进行了培训。让每个团员熟记快速反应团队的职责,明确每一次要填表记录现场处置情况,作为质量改进时使用。

2.2质量控制

RRT的运行是从院级到科级上下联动的系统工程,所有快速反应团队成员的互相配合。RRT建立后,所有快速反应团队成员由院级管理层组织培训,二线指征警示卡张贴在各个护士站,方便直接呼叫。并由院级管理层组织培训全院员工,当任何人发现符合标准的病人时,立刻呼叫应急处置。护理部负责护士应急能力培训,考核护士对直接呼叫二线指征的熟识度,以保证每个护士掌握呼叫指征,使病情变化处置流程得到遵循。院级管理层每季度组织RRT所有人员,回顾和总结上一季度的RRT被呼叫和处置情况,并做出相应整改。

3.效果评价

3.1评价方法

3.1.1评价对象对我院RRT运行后2017年1—12月和前一年同期2016年1~12月间,全院各个病区住院治疗的病人(ICU病人除外)进行评价。2016年1~12月间全院住院病人是17490例(ICU除外),148例病人转入ICU,因病情变化需入住ICU的经治住院病人共146例,为A组。2017年1~12月间全院住院病人是19583例(ICU除外),126例病人转入ICU,因病情变化需入住ICU的经治住院病人共115例,为B组。因病情变化需入住ICU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病人的基础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来源科室等各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间病人组成平衡,具有可比性。基础疾病、糖尿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因为年龄较大,基础高血压病人占比例多一些。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用普遍使用的危重病人死亡预测评分,组成部分包括入住ICU24h内最差的生理指标、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评价两组病人实际病死率意义较大。

3.1.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间性别、来源科室等构成比、转入ICU率、ICU病死率、住院患者心肺复苏率和病死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年龄、APACHEⅡ分值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病情变化至转入ICU间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采用中位数(四分位区间),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3.2结果

3.2.1病情变化至转入ICU间隔的时间因病情变化转入ICU的253份病历,符合一项预警指征而转入ICU的时间,以小时计算。数据由于呈非正态分布,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区间)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2ICU住院时间因病情变化转入ICU,经治住院病人在ICU的住院时间,以住ICU日计算,由于呈非正态分布,结果以中位数(四分位区间)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

3.2.3ICU内病死率A组146例中在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人数为58例,病死率为39.4%。B组114例中,在ICU死亡或自动出院人数为29例,病死率为24.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3.2.4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2016年1~12月院内抢救小组共进行39次复苏,其中2016年1~12月间心肺复苏的次数为25次,呼叫率1.49‰(ICU病人除外)。2017年1月正式运行RRT后,院内复苏次数逐步减少,2017年1月1~12月间共计19次,比2016年同期减少43.57%。RRT共被呼叫96次,其中1~12月被呼叫79次。2017年1~12月住院患者心肺复苏共计9次,呼叫率从1.46‰降至0.07‰(ICU病人除外)。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1~12月与2016年1~12月心肺复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5住院病人病死率2017年1~12月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9‰(ICU和EICU经治患者除外),2016年同期为2.8‰(ICU病人除外),两组住院病人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

4.讨论

4.1快速反应团队(RRT)的运行能缩短住院病人病情变化转入ICU时间

因病情变化转入ICU病人,符合一项预警指征到转入ICU的时间,以小时计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预警指征的设置,可使病区的护士在第一时间识别高风险病人,并果断的直接呼叫RRT的成员,使得病情的决策时间、处置时间明显缩短,提示预警指征和新的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对危重病人救治的作用。

4.2快速反应团队(RRT)的运行能减少住院病人病情变化转入ICU的机率

两组间病人结局的比较提示,2017年1~12月因病情变化转入ICU的例数为108例,前一年同期经治病人例数为17490例(ICU病人除外),入住ICU率为5.4‰,相比前一年同期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RT回顾记录,2017年1~12月间,RRT被呼叫共79次,48.64%的患者因为RRT的介入不须入住ICU,其中38例在RRT协助处理下继续留病房观察。专科与RRT的合作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避免ICU入住或促进专科医生对需要入住ICU的患者尽早做转出ICU的决策。RRT小组亦可使犹豫不决的临终病人家属做出合适的决定,避免过多的监测手段。

4.3快速反应团队(RRT)的运行减少院内心肺复苏概率,但未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2017年1月正式运行RRT后,2017年院内复苏次数比2016年同期减少48.84%,其中1~12月从1.37‰降低至0.04‰。说明RRT的存在减少了院内心肺复苏的发生,提高了救治成功率。虽然RRS减少了院内心肺复苏的概率,理论上应能进一步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但2017年1~12月与2016年1~12月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这可能与目前住院病人信息采集方法有关。因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所致,多数危重病人家属在临终时选择自动出院,此类病人在出院后死亡,但未能计算在病案室统计的死亡病人之列。因此,病案室统计的住院病人病死率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病死率。

综上所述,想要开展一个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来研究RRT,现实中难以实施,所以目前缺少强有力的证据证明RRT效果,但是,RRT已经在许多国家被医院应用[6]。RRT被快速引入,可以使住院病人生命体征突发异常时,可以防止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使住院安全性提高。我院实施RRT运行后说明,设立预警指征有助促进医生护士快速识别住院病人中的高危人群,还可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RRT的及时介入,缩短了危重病人入住ICU的时间,同时有助对危重病人入住前的预处理,较好的改善危重病人的结局,还得到ICU医护人员的认可。

【参考文献】

[1]DevitaMA,BellomoR,HillmanK,etal.Findingsofthefirstconsensusconferenceonmedicalemergencyteams[J].CritCareMed,2006,34:2463-2478.

[2]CardosoLT,CrionCM,MatsuoT,etal.ImpactofdelayedadmissiontoIntensiveCareUnitsonmortalityofcriticallyillpatients:acohortstudy[J].CriticalCare.2011,15(1):R28.

[3]SubbeCP,KrugerM,RutherfordP,etal.Validationofa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inmedicaladmissions[J].QJM,2001,94(10):521-526.

[4]JonesDA,DeVitaMA,BellomoR,etal.Rapid-ResponseTeams[J].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11,7:139-146.

[5]LitvakE,PronovostPJ.Rethinkingrapidresponseteams[J].JAMA,2010,304:1375-1376.

[6]ChanPS,JainR,NallmothuBK,etal.Rapidresponseteam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ArchInternMed,2010,170(1):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