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梁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梁滨

梁滨

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造价的动态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对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使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得到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使建筑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但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建筑的过程中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促进的作用。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否成功对工程项目具有直接的影响。

1.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作为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决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果的重要因素。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工作,不仅可以节省投资,使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还可以规范建筑市场的竞争秩序,使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并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筑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工程的造价在建筑工程的建设阶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为了避免因发生大幅度变动的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可以通过强化动态管理与控制来实现。相对传统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具有定额指导性,其计价方法与实际情况更为切合。因此,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运用动态管理与控制方法,能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同时使得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幅提高,使建筑工程造价、进度、质量间的关系更为协调。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2.1在决策与设计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2.1.1在决策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建设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只有经过管理层的决策才能执行。所以首要在决策阶段就对工程造价要加强管理与控制。在决策阶段,建设施工企业从多角度全面的论证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必要性,注意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并进行有效的投资和效益估算,以保障对施工方案进行预算评估的有效性,从而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为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提供依据,帮助企业运用最佳的施工方案展开施工工作。

2.1.2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工程设计阶段决定了一半以上的建筑工程造价,所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尤其重要。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加强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全面地考虑整个项目。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的作用来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质保量完成施工的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造价。筛选和控制备选方案可以按照投资限额进行,这样就能够保证实际的造价超不出总投资限额的允许范围。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在考虑经济、美观及适用原则的同时,也要考虑设计方案结构的合理性、施工技术的可操作性、建筑功能及环保节能要求,确保选择出安全准确和先进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以限定额度为依据,通过对对建筑的各项系数的具体测量和对建筑工程的具体分析,制定优的设计方案,并尽可能地保持设计方案不动。设计方案一经采用,在执行过程就要严格谨慎,避免随意更改。为了尽可能避免变更设计,则应全程跟踪方案的实施,针对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及时优化原方案。同时,注意将成本的浪费降到最低程度。造价工程师在设计出完整方案的同时,分配好规划工作和资金,保证资金在运转过程中不会出现困难。

2.2施工与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2.2.1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在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控制工程的成本。还要注意合同管理的强化,选择具有过硬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信誉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这样方便优化施工的管理过程,并且减少在施工工程中出现的成本浪费问题。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的价格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各种产品品牌的出现使得建筑材料市场为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品种,并使建筑材料的价格更为合理。同样地,对材料进场工作和施工现场材料的强化管理业必不可少,以避免出现不安全施工和怠工问题。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掌握材料市场的行情,把握第一手的价格资料,依据施工设计、市场价格等制定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像材料大量积压及供应不足等现象的产生,选择国家政策倡导且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从而降低施工成本,进而使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更为有效。此外,由于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施工中会出现的像国家政策和业主的改变这样的不可控的因素,对施工产生影响,使得一些情况下的变更变无法避免。施工人员要明确变更协议,标注变更原因,只有在获得签字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实施。此外,还应注意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与工程设计代表的造价控制与经济观念,确保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监理工作,保证企业的利益和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

2.2.2竣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理。

竣工阶段在整个工程管理系统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当对工程造价进行结算时,竣工阶段会对工程建设的成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说,竣工过程的结算是造价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必须进行仔细审核。建筑过程进行到竣工阶段时,要选择那些信誉度良好、责任心强的审计机构审计各种税费、工程量和单价等的结算款项。在工程完成后,认真检查、核对工程项目,确认其实际建设情况与合同签订时的要求否相符合,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和审核,确保结算过程的真实性、可靠性。更要注意详细核对那些未完工的或者发生变更的项目,以便核减结算款项,避免资金的浪费。

2.3材料差额处理的动态管理。

由于材料费用占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七十及以上,所以材料差额的处理工作是实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必要和至关重要的工作。要实现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2.3.1考虑工程材料的价差

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多且价格参差不齐,所以有别于主体建筑工程的材料。在市场经济下,工程材料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价差,采用的相关主管部门公布的合理价格,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根据确实的根据对工程材料的价格进行采集和测定,在对材料的价差进行调整与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各项价差系数、市场供应、生产和市场价格的相互作用,通过将单项材料和费用控制系数的结合,进行材料成本的管理与差价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控制不同分项工程的材料费用。对那些有差异较大价格的材料及设备,建设单位尽可能地描述其特征,并在施工前确定好合格的实物样品,避免承包方用较差的材料替换要求材料,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3.2避免工程材料的采购价过高

当进行建设周期较短的建筑工程时,在施工单位和业主进行协商后,对材料差额进行处理,制定材料价格的控制标准,从而避免采购价过高。此外,材料差额的处理条款应在建筑工程的合同中予以规定,避免出现经济纠纷。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项目全过程的生命线。只有做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最优化,才能保证项目及时有效率的完成。本文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旨在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其中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必须做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才可真正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聪.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浅谈[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3)

[2]毕燕群.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