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设计布置数学家庭作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浅谈如何设计布置数学家庭作业

王丽芳

王丽芳山西省繁峙县实验小学034300

摘要: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质量,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具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一个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数学组在新课程改革中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作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学中我们对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做了调查统计,发现学生喜欢数学的比例与对数学有兴趣的比例几乎相等,但都偏小。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新课程改革中师生须共同完成的一项紧迫性的教学任务。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情绪。因此,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开发和培养。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数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二、作业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

三、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皮亚杰语)。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operation),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敬老院、邻居家的桌椅,保护被大风刮倒的小树苗等)。

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后,布置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一些有趣的图案。又例如学了“圆的认识”以后,布置学生用若干个圆创造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奥运五环图、肥猪“嘟嘟”等。)

四、作业数量个性化,迭现层次性

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

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

2道选做题:(1)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比宽长40米。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

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就是同一层次的题目,例如上述两道选做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同学之间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交流、合作)、或者咨询完成(向家长、老师请教)等。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作业设计不好,就达不到它应有的效果,失去了作业的价值。因此,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活而有趣。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深钻教材,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