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中医健康教育

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应秀兰齐会玲何素娟

(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致的一种综合症,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5例,根据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并针对病人的治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治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1-0087-01

笔者自2009年1月~2010年4月观察临床上55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采取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治疗及护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分期标准进行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排除合并其他系统(如心脏、肝脏、呼吸系统等),有严重疾患及因感染、失水、严重高血压等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并发急性肾衰竭者。

2一般资料

共治疗护理55例,,其中男性23例,年龄46~65岁,女性22例,年龄40~68岁;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5年,其中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26例,肾功能衰竭期19例,以上病例均为血肌酐高于正常,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明确者。

3辩证施护

3.1西医治疗主要是消炎护肾降肌酐治疗。护理:严格执行医嘱,保证治疗的及时性。治疗期间勤巡视病房,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

3.2中医治疗

3.2.1中药口服方为主证为脾肾气虚者选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者选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气阴两虚者选参芪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者选真武汤加减,阴阳具虚者选肾气丸加减,兼证有湿浊者在治本方中加化湿泄浊药,有瘀血者加活血化瘀药。

3.2.2灌肠方为大黄50g煅牡蛎30g厚朴20g槐花20g黄芩20g蒲公英30g

4健康教育

4.1针对患者的病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心态应对。

4.2指导病人正确煎中药和口服中药汤剂

4.2.1煎药容器以砂罐或陶罐为宜,一般不用铁锅。

4.2.2煎药前浸泡20分钟左右,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煎时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中火,头煎煮沸25-30分钟,二煎煮沸20-25分钟。

4.2.3每日服三次,每次温服约200ml,早中晚各服一次。

4.3中药直肠透析疗法即选用中药灌肠方煎制的汤剂使用灌肠的方法使药液到达直肠,通过直肠肠系膜吸收中药汤剂,以达到直肠透析治疗的目的。

4.3.1灌肠药液的温度宜39-40,每次用量宜200-300ml。

4.3.2灌肠时插入的深度15-20cm宜,压力为:液面高于肛门30-40cm。

4.3.3灌肠后垫高臀部10cm,嘱患者尽量保留时间长一些,至少一小时以上。

5临床观察

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疗程,并在治疗期间针对治疗和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经过健健康教育的病人都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血肌酐检查降至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60-90%,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很好,深受病人好评。

6评价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护理人员根据中西药的特点,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措施,并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积极参与、配合治疗和护理,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该组病人在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佳,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改善肾脏功能和控制患者病情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42~551

[2]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1~288

[3]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5),24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