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警惕的几种“黎明前黑暗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警惕的几种“黎明前黑暗现象”

赵海英王丰娥

赵海英王丰娥(山东省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55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298-0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工作中应警惕的三种“黎明前黑暗现象”。方法结合临床亲身经历,通过详尽而客观的描述房颤病人心律转复前的窦性停搏现象、AMI病人溶栓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和躁狂病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抑郁现象,总结医护人员在此类病人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和防范的问题。结果通过分析讨论发现,三种现象均会对病人的疾病转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结论护士必须加大对病人治疗过程的监护力度,以及早发现影响治疗效果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相关事件的出现,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临床警惕窦性停搏心律失常抑郁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的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所伴发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的相继出现,给护士的病情观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如果护士不熟悉相关知识、缺乏对事件有效的识别、判断和处理能力,不但会导致治疗方法的失败,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做好有关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工作,力争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确保各项治疗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将治疗过程中几种常见的“黎明前黑暗现象”总结如下:

现象一:房颤病人心律转复前的“窦性停搏现象”。心房纤颤以其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要求治疗必须迅速、安全、有效。2008年11月5日,我科收住了一名房颤患者,入院后,护士立即遵医嘱给病人实施了吸氧、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多参数监护等措施,并给予50%的葡萄糖20ml加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随后又以1mg/分钟的速度持续泵入。10分钟后,护士询问病人,症状无缓解,心电图仍示房颤。15分钟后再次询问病人,自述心慌、胸闷等症状减轻,但观察心电图时,却发现病人心率时而100-110次/分钟,时而30-40次/分钟,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波形也不是先前的房颤波,而是房颤与房扑交替出现,并且房扑之后有很长的一段“停搏”现象(约0.8-1.2秒),立即通知医生。鉴于病人除了血压略下降之外,并无其它不适,于是在做好各项抢救准备的同时,继续加大监护力度。大约又过了5分钟,心电监护显示病人转为窦性心律。此病例提示我们,房颤病人在心律转复的过程中,护士不得离开病人,要切实加大病情观察力度,同时要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千万不要因麻痹大意而延误抢救时机。虽然由房颤转为房扑、然后出现窦性停搏是一必然过程,但窦性停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同样会危及病人生命。

现象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现象”。溶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已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生机理主要是由于再灌注后心肌细胞损伤产生的氧自由基增多,心肌膜Na+-k+-ATP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环境紊乱导致心肌电不稳定增加所致。成功的再灌注可减少心肌坏死、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1],提高存活率。但再灌注本身又可以产生再灌注心肌损伤,发生RA,因此,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护士除了准确执行医嘱、密切注意病人有无出血征兆外,也要学会识别有无再灌注RA的发生,并争取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RA的发生率为43.7%[2]-59%[3],并且于溶栓后2小时最多见,最常见的RA是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低血压综合征等,特别是室早,易发展为室速、室颤,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护士必须加大监护力度,并迅速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抢救准备,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现象三:躁狂症病人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的“抑郁现象”。2008年3月,我科一名80岁的老人,因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后转入老年病科继续其他慢性病的治疗,老人入住2天后,经过全面评估,发现老人有躁狂倾向,24小时不停地折腾护士,并有自残趋势。老人儿女随即聘请了当地的精神病学专家进行会诊,给予阿立哌唑5mg,bid,po,10天后,老人症状明显缓解,随即改为5mg,qd,po,20天后,老人却出现了抑郁倾向,精神萎靡、表情呆滞、食欲下降、不善言语,偶尔还会做出一些想自杀的举动,经请示专家后,立即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因此,在病人服药期间,护士也要加大监护力度,在指导病人正确用药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以免产生出人意料的、与治疗目的相违背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CllenD.onthefutureofthrombolytictherapyforacutemyocardicalIn-farction.AmJCardiol,1993,72:46.

[2]刘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36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4).

[3]何文.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特点与防治[J].新医学,1996,27(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