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康复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效果分析

熊建英代俊非

熊建英代俊非(新津县人民医院611430)

【摘要】目的:对康复科出院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最终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观察组,与此同时,将同时间内来本院做康复理疗的50例康复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对照组。康复患者一般服务和延伸服务护理条件给予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服务条件。把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从愈合率、满意度(出院四周内进行调查访问)、康复质量(功能锻炼,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结果:本院收治的观察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50例(5%),对照组康复患者的功能锻炼30例(3%),把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科患者康复前进行延伸护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一方面能够立即了解康复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康复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得到很好的功能改善,帮助康复患者解决了困难。所以康复科延伸服务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康复科延伸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80-02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超负荷的伏案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使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康复科延伸护理服务的出现就是为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原有护理服务流程薄弱环节实施重建并进行再次整合,以达到更新的院后护理服务更高服务标准,追求更高实效,使院外延伸护理服务进一步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康复科护理学的中心思想是以整体人的生理,心理健康为重。在各功能改善前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康复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并配合肢体动作,在康复患者功能改善时帮助患者正确指导,一周后进行探访,帮助康复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措施,予以专业的咨询、督促和教育。通过家庭指导和健康教育讲座,与患者建立长期的沟通、交流、咨询、指导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从患者日常生活人手,在运动保健方面给予指导,加强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教育,进行患者生活,工作习惯干预,强化宣教,督促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等。康复科延伸护理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服务的有效补充。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5月收住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此同时选取在我院进行康复理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身体状况和观察组患者相同。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资料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康复科患者实行一般服务和延伸护理服务。延伸护理服务部门护士在对患者展开组结服务模式必要性的解说,按照患者的意愿,对需要体验此服务的患者行进登记[1]。在延伸护理服务人员和理疗人员拿到一对一组结对象的资料时,48小时内开始实施探访,在功能改善前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辅导,在患者功能改善时给予正确指导,在功能改善后四周内进行探访,同时也向患者征求医院如何进一步改善康复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的模式。对照组患者遵照其意愿只进行一般的护理模式辅导(定期检查、一般服务和出院随访等)。

2.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功能改善率、满意度(出院后四周内进行回访)、恢复情况(如身体机能、功能改善等情况)进行对比[2]。统计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运用x2检测,结果表现为(p<0.05)时则,则统计学有意义。

3.结果

本院收住的观察组患者50例(5%),对照组患者为30例(3%),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患者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组住院患者愈合率、满意度、康复科质量比较[例(%)]

4.讨论

康复科院外延伸服务的展开,通过系统的专业的知识讲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防范知识,缓解患者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4]。专业的延伸护理服务人员与患者形成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在患者理疗前和理疗时还有理疗后进行专业的辅导措施,让患者明显减轻理疗前焦虑。面对患者的疑惑也能以专业知识给予解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心里恐惧,缓解心理压力,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保健方式。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

[2]卓占寅。张占京。最新医院管理评价达标工作标准(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57

[3]万俐何红燕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6(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