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优化探讨

梁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邮编:530021

摘要: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医院档案包含了医疗、科研、管理等诸多的信息,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探讨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优化措施

医院档案是医院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结果,它以文字、数据和图片等为载体,主要包括医疗、科研、管理、专科专病建设和教学等内容。档案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1]。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发展策略,这是影响医院综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该立足于实际,探寻出更加有效地优化措施,以加强对医院档案的管理。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档案管理意识不够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还没有重视起档案管理工作,一些医院为了方便管理,会把档案管理工作分放到不同的科室,让他们自行保管自己的相关资料,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集中处理,这种方法虽然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容易造成资料丢失、查找不便的情况,这就给医院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另外,一些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导致档案管理效率较低,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管理制度不完善

如今,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医院应该积极引进新的技术和方法,对档案进行更加有效地管理。但是,很多医院依然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手段,在处理档案时只是简单地标号、分类,导致很多资料被遗忘,这就给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医院各个科室的门类很多,就诊患者的数量较大,其科研或者专科专病建设的要求也随之增大[2],需要结合更加新颖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发挥该工作的实际作用。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很多医院在选择档案管理人员时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严格审核和考察,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行。一些医院虽然引进了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但是只是简单的输入、分类、储存,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的数字化、现代化手段,档案管理水平并没有实际性的提高。另外,医院没有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出现故步自封的现象。

二、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分析

某省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等任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甲医院,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本文将以某省立医院为例,分析其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医院的改革提供思路。

1、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在信息化社会不断加剧的今天。不管是医院领导人员还是档案管理人员,都应该加强学习,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医院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相应时代发展的号召,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及时上交原始资料,并对重点资料进行特殊标记[3],方便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领导应该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积极引进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资金投入比例,同时进行适当的宣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医院领导应该借鉴其他医院的有用经验,为自身的转型和变革增加动力。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愈加广泛,如今,时代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实际需要,应该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为档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医院可以针对自身现状,建立综合管理档案的方法,实现对文件材料的分类管理,同时,明确不同岗位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推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标准化、信息化是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总趋势,医院应该完善相应的制度内容,创新管理理念,以更加有效的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更高发展。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保证其他措施有效推行的基础,它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因此,应该积极改进相应的管理制度。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除了创造有力的客观条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在上岗之前,根据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自身条件,对其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使其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上岗之后,外地专家人员还应该举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及时传授给他们新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使其能够按照要求熟练的进行操作。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4],能够在遇到困难时愈挫愈勇,多多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手段,成长为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立足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收集相关的改进意见,为领导人员的决策提供建议,以实现档案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医院本身是一个特殊性的服务场地,它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当前,很多大型的医院已经开始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转型,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这就给中小型企业提供了发展思路。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作,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变革过程,这就要求医院内部团结起来,积极引进新型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一个有利于该工作发展的环境,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问题,提高档案管理的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1]历红霞.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13):96-97.

[2]黄丽,夏旭.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探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3(08):83-84.

[3]章磊.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才智,2011,09(22):353-354.

[4]申玉国.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工作的管理与创新思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07):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