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营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幼儿园营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冯君

冯君(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儿童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离不开营养。早期加强儿童营养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以幼儿营养教育为立论,从理性和实践层面详细地阐述幼儿营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营养教育;途径方法

营养问题是幼儿的奠基教育。它对快速成长的幼儿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样一个信念,从幼儿园营养教育的视角,阐述了营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更加深入该领域的研究。

幼儿园营养教育应遵循下列途径: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培育

1.1感觉器官的鉴别

为使幼儿熟悉食物,需给予实物,让孩子观察其外表、颜色、形状、特征;闻一闻味道,以训练幼儿的嗅觉;用手摸摸外表,是粗糙、光滑,或有其他特殊的感觉,以训练触觉;摇一摇食物听听有没有声音,而后再打开食物观察其内部构造,以训练听觉。

学习分类可食与不可食的食物,对比有些食物生与熟的形状、味道。仔细观察后,再蒙上幼儿的眼睛,让他们辨别是哪种食物。再进一步引导幼儿如何鉴别新鲜的食物、添加色素的食物、分辨不新鲜、不卫生的食物及其对人体有害的食物。安排简单的实验,如:(1)比较新鲜蛋与陈蛋的差别;(2)将面包、牛奶等食物分别置于室温、阴温处或冰箱,数日后比较腐败的情形,了解低温冷藏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等。

1.2模拟游戏的认知

将食物的来源、特性、功用编成故事或将食物拟人化,配合图片、幻灯片或录影带等教具,从故事中让幼儿了解食物的特性及其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待小朋友都熟知后,教师评价其学习结果,猜猜是何种食物,说出食物的营养价值或功用,然后用图片或实物呈现正确答案。

另外,幼儿园教师还可以组织基本食物的单元活动,让小朋友想想前一天所吃的食物,安排玩五类谷物营养伙伴游戏,说明营养来自均衡的饮食、每天都要吃各类谷物,以增强均衡饮食的观念。

1.3数概念的演练

1.3.1教导幼儿将食物依其特性如大小、颜色、形状、予以分类;

1.3.2利用所收集的食物、图片,就食物对人体的功用、腐败的不良影响等,玩配对游戏;

1.3.3将几种食物并成一堆,放入容器内比较多少,学习称重,预测几个水果可装成一篮,渐渐使幼儿习得整体、部分、多少及数的概念;

1.3.4给予一组食物分解图,让小朋友完成,拼好后比较大小、长短、粗细、数目。

1.3.5发一套食物图片做分组比赛,制定积分标准,选择五大类食物者给正分,选择甜食(如糖果、汽水等)、不洁的食物者给负分,让幼儿合作挑选食物,搭配成均衡的饮食。

1.4科普实践活动

要妥善利用有限的空间,种植蔬菜或饲养家禽。就种植而言,使幼儿了解整个生长过程,由播种开始,让孩子每天浇水、除草或施肥等,细心地照顾所种的蔬果,并注意观察生长的变化。认识所种蔬菜的名称,观察其形态(根、茎、叶)特点,再加以分类,如深色蔬菜其营养价值比浅色的高。收成后,幼儿可用放大镜、显微镜或万花筒,观察食物的各部位,如水果的外皮、果肉或果核组织,在豆类单元中,观察种豆的情形,辨认各种豆类,了解其营养价值、用途,并做成简单的食品,如豆浆、豆花、豆沙,让幼儿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1.5实地参观活动

实地参观:

(1)菜园、果园:了解植物的繁衍生长是由种植而得,参看蔬果开花、结果及采收的情形。(2)牧场、乳制品加工厂:认识牛奶的来源、加工处理及各式各样的乳制品,认识牛奶的营养价值。(3)养鸡场:了解鸡的繁殖是由鸡蛋孵育而得及其饲养情形,认识蛋的营养价值。(4)农村:认识五谷的种植情形,农家饲养家禽、家畜的情形及农产加工品制造。(5)食品加工厂:认识常见的食品加工制造过程。(6)超级市场、菜市场或中、西、日式等餐厅:了解文化对饮食的影响,比较菜市场与超级市场的差别。

参观完后,让幼儿发表其所见所闻,彼此讨论、交换观感,使印象更加深刻。

2营养课堂教学的演练

营养课堂教学必须经过周密的计划,从幼儿生活经验取材,依幼儿的认知能力、需要及兴趣来设计,力求达到幼儿营养教育的目标。在课程实施时应注意彼此间的完整性,包括认知、情意(态度的建立)、技能(饮食习惯的培养)三方面,使知行合一。

在课堂教学演练中,介绍各类食物,使幼儿增加对食物的认识,了解其重要性增加可接受性。要让孩子接受一项新的食物,第一步骤就是认识食物。利用食物分类表如五大类食物:五谷类、肉鱼蛋豆乳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来教导幼儿。五大类食物的分类法主要是根据其营养素来区分,需要利用归纳将相似的食物分在同一类,譬如将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蛋、豆、乳、鱼、肉类缟列在同一类。然而幼儿从食物表面观察很难看出蛋与肉类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因此为配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可将食物分为十大类:乳类、肉类、蛋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五谷类、根茎类、油脂类及干果类,如此分类幼儿比较容易了解。如对象是托儿所更年幼的孩子,则可再细化项目。

通过上述单元活动和食物分类,让幼儿树立重要的食物营养观念:

(1)食物的种类很多,植物与动物都是食物来源。(2)确认每种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及营养素,学习分辨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3)一种食物除了生吃之外,还有不同的制作方式如烹煮、干燥、冷冻、发酵、浓缩、腌渍或制罐等,正确的食物烹调加工制作可不破坏营养。(4)良好的营养可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5)良好的营养取源于均衡的饮食,每天可在五大类食物中先一、二种,做到食物选择多样化。(6)正确的饮食习惯及基本餐桌礼仪。

3课外餐点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除开展营养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有趣的同一日生活相关的课外餐点活动。组织餐点活动应把握以下事项:

(1)根据幼儿的能力经验,以预测所选活动的难易是否恰当。(2)餐点活动配合该单元如“常吃的水果”、“常吃的蔬菜”、“蛋”“点心材料”等来选择。(3)让幼儿从做中学,采用小组活动最能提供学习的机会。小组用的餐点教具依人数来决定份数,每份分装好,小朋友可以轮流交换使用。倘若班级人数太多,无法分组时,教师可以示范方式,和幼儿们共同讨论、操作,示范时事先安排妥小朋友的坐位,使每个孩子都能看清楚老师的示范动作。(4)幼儿从事事物制备活动时,必须有教师在旁辅导,注意安全卫生等事宜。(5)餐点活动中要不断的评价,随机指导,因材施教;把握活动目标,弹性的运用,以适应幼儿的个性差异。(6)幼儿餐点活动可邀请家长参与,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活动目的,获得正确的营养知识,以便家长在家中教导与学校的学习活动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为了把课外餐点活动引向深入,在强调餐点活动组织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餐点活动的有效教育。

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选择富有营养的食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配制均衡的饮食;(2)选择易消化,避免油炸、油腻的食物,食物种类多变化;(3)配合单元活动,选择季节性食物,如蔬菜单元,餐点可安排青菜豆腐汤、蔬菜沙拉三明治、凉拌蔬菜、素炒青菜、蔬菜派等;(4)餐点活动要紧密与认知、营养、卫生、语言、数的概念及思考能力的培养教育相结合;(5)餐点供应时应保持愉快的进餐气氛,让幼儿了解进食是快乐的事,怀有感谢的态度。(6)餐点的份量若可能的话,由小朋友自己决定取食,教师可做弹性调适,如有些小朋友没吃早餐,可考虑多给些点心;注意小朋友的身体状况,若有胃肠不适斟酌减少份量。有时为了克制小朋友贪心,让他们学会节制;如需采取每人份餐,对于偏食的小朋友尽量鼓励其尝试不喜欢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