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妊娠期女性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对妊娠期女性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的分析

王琰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师库尔勒医院8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共1186例,将其按照妊娠阶段分为健康非妊娠组(286例)、早中期妊娠组(300例)、晚期妊娠组(600例),对三组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晚期妊娠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要高于其他两组,早中期妊娠组其次,健康非妊娠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最低。且晚期妊娠组女性在产后半年经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晚期妊娠的女性容易出现PR间期缩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属于良性电生理性改变,并没有特殊临床意义,无需进行处理,且预后良好,在PR间期改变时可使用心电图进行定期检测。

【关键词】妊娠其期;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

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间的时程称为PR间期,也被称为房室传导时间,一般标准为0.12~0.20s。PR间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为房室结发育短小,导致窦性激动通过房室结时间缩短,此外还有部分原因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1]。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共1186例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是分析探讨妊娠期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和产生机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共1186例,所有女性均无心脏病史或家族心脏病史。将其按照妊娠阶段分为健康非妊娠组(286例)、早中期妊娠组(300例)、晚期妊娠组(600例)。早中期妊娠组和晚期妊娠组平均心率为(74.7±9.2)bpm,健康非妊娠组平均心率为(74.5±7.9)bpm。其中健康非妊娠组年龄为17~37岁,平均(26.4±1.7)岁;早中期妊娠组年龄为19~38岁,平均(26.5±2.4)岁,孕周<28w;晚期妊娠组年龄为18~37岁,平均(25.5±2.4)岁,孕周≥28w。三组女性年龄、心率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窦性心律60~100bpm,PR间期<0.12s,且QRS波形态、时限均属正常,起始部位无预激波,即可诊断为PR间期缩短[2]。排除窦性心律过速、游走性节律、预激综合征以及房室交界性心律等引起的PR间歇缩短患者。

1.3研究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122P型心电图仪对三组女性进行心电图检测,并进行同步12导联描记,走纸速度设为24mm/s,电压设为10mm/mv。嘱咐受检女性穿较为宽松的衣物,并保持心态平和,检测过程中不要乱动,以免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还要向受检者详细问明最近服用过那些药物,避免药物影响检测结果,例如奎尼西、洋地黄等。

1.4观察指标

对受检女性心率、P波、QRS波群、PR间期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三组女性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R间期缩短发生率比较

晚期妊娠组有486例女性PR间期缩短(81.0%,486/600),早中期妊娠组有225例女性PR间期缩短(75.0%,225/300),健康非妊娠组有8例女性PR间期缩短(2.8%,8/28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妊娠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比较

晚期妊娠组女性发生PR间期缩短主要为17~25岁年龄段,而早中期妊娠组女性发生PR间期缩短主要为26~30岁年龄段,而两组女性在31~40岁年龄段发生PR间期缩短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3妊娠期女性在不同孕周阶段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对比

晚期妊娠组与早中期妊娠组发生PR间期缩短均为孕周5~12周,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R间期缩短发生率在12~24周、>24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健康非妊娠的情况下,自主神经能有效调节人体心血管,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处于平衡状态,而中晚期妊娠女性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失衡,导致房室结传导速度增加,出现PR间期缩短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晚期妊娠组有486例女性PR间期缩短(81.0%,486/600),早中期妊娠组有225例女性PR间期缩短(75.0%,225/300),健康非妊娠组有8例女性PR间期缩短(2.7%,8/286),晚期妊娠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早中期妊娠组其次,健康非妊娠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最低。且晚期妊娠组女性在产后半年经心电图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综上所述,晚期妊娠的女性容易出现PR间期缩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属于良性电生理性改变,并没有特殊临床意义,无需进行处理,且预后良好,在PR间期改变时可使用心电图进行定期检测。

参考文献:

[1]张莉.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63-164.

[2]李欢欢.对妊娠期女性PR间期缩短发生情况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9(2):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