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研究

黄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公司,广东深圳,518045)

摘要:工程质量事故一旦出现就是个严重的问题。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往往会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有的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有的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发生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中常见质量事故及原因,探讨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始预防

一、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及原因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达不到设计标准、使用功能要求的工序或使用了达不到设计标准、使用功能要求的材料、设备,达不到质量使用要求的现象;在项目建设完工后,经检测,存在质量安全及隐患的现象。其常见的工程质量事故有:①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基础或主体结构承载力不足,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年限;地基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②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主体结构开裂、倒塌或局部倒塌等。③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材料等级、强度等级、材料性能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等。④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不符合要求等。⑤防水工程质量事故。防水施工工序不对,主要部位处理不当,材料不合格等。⑥地面工程质量事故。⑦其他工程质量事故(设计、勘察、施工等存在的缺陷)。

二、事故预防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尽管让人不胜枚举,但只要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构成各种事故的原因,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1、全面加强“职业道德”观念,推广建筑业的诚信档案建设

当今社会,个人、单位、社会和国家都需要诚信。对于从事建筑的各类人员来说,也要讲诚信,讲“职业道德”。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开始逐步建立诚信档案,四川省还出台了《建筑行业诚信档案纪录实施办法》,开展建筑行业诚信评价工作,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这种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了施工单位和个人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观念建设,并认真履行,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度。但该举措目前多半停留在对施工企业或监理单位的诚信评价上,需要扩展到涉及建筑行业的各个单位和工种,扩展到从事建筑行业的每个人员。针对建筑业的特殊性,从工勘到设计,到施工,到监理,从公司到个人,都建立一套系统的诚信档案,并将诚信度作为对公司和个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划分诚信等级,在全国范围内联网。

(1)建立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的诚信档案

工程地质勘察是设计前的必要工作,地质勘察报告对建筑物的施工图设计起着引导和决定作用。杜绝估测地基承载力的做法,对拟建工程的地基要做详细的勘察工作。切实加强工程勘察单位和勘察人员的诚信档案建设,确保地质勘察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地质勘察资料的准确性,为设计人员提供正确的设计依据。

(2)建立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诚信档案

设计单位应建立一套自己的规章制度,在宏观上进行把关,约束和督促公司的设计人员严守职业道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设计规程和规范进行设计,从源头上把关,将质量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审图人员在审图过程中严守职业道德,逐一用心审查,将质量事故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减小。

(3)建立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诚信档案

在施工过程中,既潜伏着质量事故,又潜伏着安全事故。设计是根本,施工是关键。施工单位应拥有一套完善而健全的体系,确保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材料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购买符合条件的材料或产品,确保具体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过程和行业标准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投入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确保整个工程自始自终按照投标时的承诺进行。

(4)建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诚信档案

监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起着重要的监督和把关作用。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的检查及现场见证取样、送样复试,施工过程中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经过荷载验算,是否通过方案审批,架管、扣件是否质量合格,施工队有无进行定期检查等。监理人员能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管理和把关,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监理工程师应审批签字,并对工程终身负责。

2、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建筑法规及市场

建筑产品由于涉及面广、周期长等本身的特点造成了建筑行业的相对复杂和管理难度。各级政府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和规范建筑业的一切行为,使得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将其进行全面推广。

(1)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违规、违章建设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程序,执法人员要严格执法,实事求是,确保设计前一定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且设计持证,施工有证。针对某些落后的县城或农村违反基建程序和某些城中村胡乱增加楼层等现象,政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村民的质量安全教育,加大监管力度,明文规定和制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对没有设计资质、没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对没有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健全的工程,一经发现,坚决勒令终止其一切工程活动,并处以重罚,警戒他人。

(2)健全考核和审批等制度,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整体素质,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业的专业性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紧密,应确保每个从业人员都具备担任自己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业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等资格证书的颁发,体现了国家对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施工质量。作为建筑施工的劳务队,却存在很多缺陷。我国的建筑施工队主要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流动性强,缺乏专业技术,虽然有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但难免会有遗漏,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隐患更大。这样,工程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市场,逐步淘出一批专门从事建筑施工并具备一定施工技能的专业队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

(3)建立健全有关安全生产制度,逐步消除安全隐患

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法制制度并严格执法,建立一种制度保证在安全问题上做到专款专用,建设方在资金上保证,监理方在措施上监督,施工方在行动中落实:规范和落实招投标法的具体实施,严格审查和考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信誉度,避免某些施工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中标;确定具体安全目标,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资料档案,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加快本地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的完善,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并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施工过程中,定期派专人检查施工机具的质量、脚手架的牢固、各种绳索的结实、安全防护网无遗漏等;正式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不但口头讲解,而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进行责任落实的法律要求。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事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从国家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从自我约束到社会监督,只要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无论质量事故,还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都必定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樊建军.对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原因综合分析及预防的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2]郑庆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及事故处理程序[J].科技资讯.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