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运用

陈恋梅

湖北省应城市蒲阳医院妇产科湖北应城432400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产科诊断为高危妊娠且孕周在35—40周的孕妇98例,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加上胎动计数对胎儿进行自我监护;对照组进行常规产检,采用胎动计数加上常规无刺激试验(NST)监测,比较两组孕妇NST异常检出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NST异常检出率36.00%,对照组NST异常检出率20.83%,观察组NST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47.91%,观察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此外观察组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早产率等方面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结论:远程胎儿监护应用于高危妊娠,能提高孕妇的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等,为高危妊娠孕妇开辟了一条有效、可行自我检测自我管理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远程监护;胎儿;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是指产妇本身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或妊娠合并症,该妊娠对胎儿及母体有较高的危险性,容易造成难产,严重危及产妇及胎儿的性命。胎儿的生存环境会受到多种方面的影响,不良的生存环境、社会因素等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先天畸形、新生儿疾病、甚至胎儿死亡等,高危妊娠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的主要原因,胎儿在宫内发育中一旦缺氧,轻则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的可导致胎儿脑瘫。远程胎儿监护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方便高危孕妇的自我监测与管理,能加强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对较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胎儿病死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是我院对98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的远程胎儿监护情况,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产科诊断为高危妊娠且孕周在35—40周的98例孕妇,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24.3±3.6)岁,孕周35—40周,产次0—1次。在向其解释清胎儿远程监护的意义后,根据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远程胎儿监护加上胎动计数对胎儿进行自我监护,孕妇每日定时听胎心,胎动异常时及时行常规无刺激试验(NST);对照组48例,采用胎动计数及常规无刺激试验(NST)进行监测,孕妇定时在家中计录胎动次数,定期去医院做各项常规检查。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相关病史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O.05),具有资料的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在我院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每位孕妇均能够正确使用远程胎儿监护仪进行家庭自我监护。每位孕妇每天使用多普勒听诊仪听胎心,每天至少3次,每次时间在2—3分钟,并将胎心率记录下来(胎心率正常值在120—160次/rain);每天至少1次通过电话联系我院产科胎儿监护小组,进行15—20min的胎儿监护(NST),一旦发现胎儿胎心、胎动异常,医生能根据主机的监护结果,及时作出相应的诊断及处理方法;胎动计数,孕妇每天早、中、晚均定时进行1小时的胎动计数,每天3次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数。

对照组:胎动计数,孕妇每天早、中、晚均定时进行1小时的胎动计数,每天3次乘以4为12小时的胎动数,总和不小于30时为正常;采用外监护进行常规无刺激试验(NST);定期去医院做各项常规检查。

1.3诊断标准

1.3.1NST监测异常

12小时的胎动数小于10次或胎动数较前3天比较减少超过50%,包括:①胎心率(FHR)基线异常,频率过快,高于每分钟160次;或频率过慢,低于每分钟。②胎心率(FHR)无反应,20分钟内胎动小于3次,甚至无胎动,胎心率(FHR)基线每分钟120—160次。③胎动时无加速度波形,胎心率加速小于每分钟15次,持续时间也低于15s。④中度或重度变异减速度。

1.3.2新生儿预后不良

①早产:孕周在28—37周,妊娠终结者。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1—5分钟内,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2例,NST异常18例(检出率36.00%),对照组48例,NST异常10例(检出率20.83%),观察组NST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出现新生儿不良预后状况有11例,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出现新生儿不良预后状况有23例,发生率为47.91%,观察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此外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早产率等方面观察组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性。具体结果见下表。

3.讨论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胎儿的保护,孕妇希望在家里能够通过自我监护随时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状况。以前知道胎儿在宫内具体状况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医院的电子胎监技术,孕妇特别是高危孕妇不仅得总是忙着去医院挂号看病,更是造成了精力及经费的极大消耗,现在随着国内医疗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孕妇已经可以通过远程胎儿监护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护。

远程胎儿监护是妇产科的一次大变革,它改变了以往的产前保健模式,是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产科的一大应用,它使孕妇能够随时了解到整个妊娠期间胎儿在宫内的具体状况,从而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异常情况,医护人员迅速做出处理方案,有效降低胎儿及孕妇的死亡率。从上文对98例高危妊娠孕妇的研究数据中,我们明显得知远程胎儿监护较常规产检的利处,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并运用。

参考文献:

[1]邹平,石一复.胎儿心电图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6):340.

[2]张珂,王正平.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进行胎儿监护的临床意义.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25.

[3]漆洪波,孙江川,刘建等.远程胎儿监护网络用于高危妊娠监测的临床价值.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56.

[4]黄醒华.远程监护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449.

[5]潘俊峰,叶美美,杜晓燕.以电话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14.

[6]程志勇,宋树良主编.胎儿电子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l:105—123.

[7]GilbertWM,NesbittTs。DanieIsenB.childbearingbeyondage40lPregnancyoutcomein24032cases[J].BetetGynecol,1999,93(1):9-14.

[8]姚肖华,张鸿飞.陈红萍·等.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在围产保健中的应用[J].浙江预防医学,z006,18(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