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党建”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互联网+党建”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何书乾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长垣县供电公司453400)

摘要: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陈凯龙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互联网思维以求真、开放、平等、分享为特征,互联网为党组织统筹、融合、系统化提供了关键技术、平台和途径。据“学习中国”大数据平台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10多个场合,20多次强调建设网络强国。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响应“互联网+”行动计划,如何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快推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根据基层党建工作实践和体会,对党建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为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的结合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互联网;党建工作

1.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引入“互联网+”的作用和意义

1.1党建信息化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

信息化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党建工作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就要在信息化方向做出努力,借助于互联网加强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对提高党建工作的成效具有助益作用。

1.2符合新时期党建工作学习的需求

新时期党员的个性化更加突出,在学习上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互联网+党建”的模式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提供党建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学习方式方法上也更加灵活多样,能较好地解决党建工作长期存在的开展方式和工作内容上缺乏创新的问题,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1.3有利于解决新时期遇到的党建工作问题

新时期,党员的地域流动性较以往强,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发展党员更加习惯从网络方式中获得各种资讯,通过“互联网+党建”模式,有利于党员群众以熟悉的方式及时掌握党务知识,也有利于实现党员管理的全面性,在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方面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2.“互联网+党建”之凸显表征

2.1政治性、宣教性

首先,政治性。当然“姓党”的“互联网+党建”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因为它由党组织领导、主导、设计,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遵循《党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其次,宣教性。一方面,互联网能速传信息,是宣传理论、引领思想的有力、有效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主体平行、言说自由、身份隐秘、场景虚拟、情绪表达等特点。

2.2开放性、便捷性

首先,开放性。一是指社会环境开放。“互联网生来就是一个全球性媒体。”它打通了空间、时间、政治、思想、文化等“关节”,变偌大全球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因而,政党与社会的联系更密切、多维度、宽领域,进而逐步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状态。二是指网络环境开放。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为广大党员、群众的工作、学习、交往提供了新方式,扩大了既有党建阵地。其次,便捷性。网络技术的日益勃兴,拓展了党建的空间、渠道,创造了一系列便捷的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党建工作者能从任一个网络终端及时洞悉、快速处理各种资讯,比如,可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各形态党建信息发于网上,实现党建信息即时传送。

2.3交互性、交融性

首先,交互性。党建主体于信息传输中,可于一种网络空间中平等、自由地交流,无需顾及地位、身份,从容吐露心声。这样,党建工作者可随时、随地、全面、深透地了解党员、群众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其次,交融性。体现为“三交融”,一是“线上、线下交融”。就是将党建传统的、物理世界的有效方法“植入”党建网络平台,通达线下党建之力有不逮领域。同时,运用大数据计算,分析网上搜集的海量信息,用结果指导线下党建。二是“局部、整体交融”。比如,党员、群众和党组织的“点面交融”,局部实践的党建平台与党建一体化平台的交融,党建平台与移动终端、电视、物联网等的交融。三是“党务与政务、服务交融”。将党、政府和社会各方链接,集成于一体化党建平台,实现数据及资源的开放与共享。

3.互联网+党建模式应用

3.1构建“四个党建”

一是智能党建。引入“机器学习”技术,设置“智能机器人”功能,运用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统计,深度前馈网络,代价函数和反向传播等深度学习的技术,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强化交互易用,训练机器学习能力,记录用户学习轨迹,智能推送匹配课程。积累智能机器人知识库,建设智能党务小百科,实现信息智能查询、推送和更新,支撑党建一站式服务。二是信息党建。通过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强力支撑党务管理。在组织设置上,以MongoDB中key-value的格式储存人员组织信息,便于对人员的组织关系进行管理;在党费管理上,java集成支付宝第三方jdk接口,方便缴纳、汇总统计、主动提醒;在统计分析上,运用Asynchronous异步加载技术,实时展示统计画面,提升党务工作效率。三是数字党建。对党员实行全周期、立体化、数字化管理。在管理层面,以“四讲四有”为导向,构建党员素质数字化评价模型,涵盖反映党员素质与合格程度的基本维度和核心要素,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公正。

3.2对专题模块进行构建,实现网络化的党建工作

为了更好地融合互联网以及党建工作,中心血站应对互联网进行利用,创建党建平台,并对党建工作专题模块进行构建,从而促进网络化党建工作的实现。党建平台名称可为中心血站党建工作交流平台或者中心血站党建工作网站。另外,党建工作的网络平台可单独地对以下专题模块进行设置,比方说通知公告和时事评论、党的历史和党建动态等模块,而维护平台运行的人员要定期地更新相关的动态,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平台应有的作用。由于这一网络平台是开放的,因此不管是中心血站的干部还是员工,都可借助互联网对网站进行浏览,查看相关的党建知识和党史信息,从而不断强化自身政治觉悟,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3.3把握好虚拟党组织和实体党组织的关系,做到协调统一

实体党建在国企党建中依然起着基础性作用,虚拟党建依托实体党建而生,充当着实体党建的助手,是“党的建设的全部内涵在网络虚拟世界的延伸,它与现实党建共同构成网络时代完整的党建系统”。信息时代的国企党建工作中,两种党组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不可或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使它们协调起来。首先,国企党组织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技能、新思想,消除恐网心理,提高应对网络事件的能力;其次,要协调实体党建和网络党建的均衡发展,要认识到网络党建是手段,不能与现实世界脱离,网络平台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反映现实矛盾;最后,不能用虚拟的活动代替党组织的实体活动,党组织面对面的活动更有利于情感交流,更容易接受思想方面的教育,党员在虚拟平台中的收获也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达到虚拟和现实的统一。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心血站要对党建工作引起重视,在“互联网+党建工作”上,加大投入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的力度,同时,要同单位实际业务结合,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将其解决,累积相关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为顺利地开展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心愿.“互联网+”大学生党建工作O2O新模式——新媒体环境下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3):26-27.

[2]张亚勇,张健.互联网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理论与现代化,2017(03):26-30.

[3]胡德平.关于“互联网+”时代机关党建的思考[J].新西部,2017(12):72-73.

[4]林兆丰.互联网视域下的基层党建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7(07):17.

[5]张静.“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