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探索

/ 2

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探索

钱一分王小萍

钱一分王小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衢州

【摘要】目的:探究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改革方法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在我校学习的300名高职三校生进行临床研究,分为教改班与普通班,教改班学生接受改革后妇产科护理教学,普通班接受和普高生班一样的常规妇产科护理教学,记录观察并评估两类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教改班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普通班,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经改革后,教育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教育效果,虽存在一定不足,但可在实际教学中广泛推行。

【关键词】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4-071-02

“三校生”是指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三校”主要对在校学生进行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是帮助学生尽快就业或向高职、高专学校输送生源【1】。近些年中职教育稳步发展,已在高中阶段教育中占据半壁江山。但现实情况是,相对大学生而言,“三校生”的就业率非常低【2】。高职教育中缺少适合于“三校生”的培养模式,虽然与普高生分开编班,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评价标准都一样,还是以统招生为标准的,没有体现出“三校生”的需求特点与差异。这样在中高职衔接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知识和技能断档或重复的问题,不仅使“三校生”无法利用中职阶段所学知识,浪费了中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3】。提高高职三校生的学习效果对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探究高职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的改革方法及价值,抽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在我校学习的300名高职三校生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2年2月--2014年7月在我校学习的三届6个三校生班的300名高职三校生进行临床研究,每届抽取2个三校生护理班的100名学生,护理1班作为教改班,护理2班作为普通班,所有的学生均为通过每年国家医学专业的单考单招生,全为女生,学生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教改班学生接受改革后教学模式,普通班学生则接受和普高生学生一致的常规教学模式。两组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相同。

1.2.1改革后教学模式①制订新的适合“三校生”的妇产科护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内容、学时安排、考核标准与方法等【4】。按照总的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在“三校”已经学习和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尽量避免单调的重复。鉴于“三校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更易接受专业技能训练、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减少生理、病理、发病机制等知识内容的课堂讲授【5】,而将它们融合于“项目或任务导向”的教学过程之中。按照“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个要求,筛选教学内容和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方法上以更多的病例、案例作为问题交给学生【6】,让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原因,总结结果来获取知识,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而获得良好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内容上,及时充实妇产科护理专业领域的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克服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的特点,把专业发展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

②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项目或任务,精心设计课程的单元教学方案。特别是大量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即按照护士的实际护理工作过程来教学。强化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③借助仿真妇产科护理病房的建设,开设妇产科护理综合实训项目【7】。

1.3高职三校生现状“三校生”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学理论是其弱项,对他们实施学科式教育难以成功,但他们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有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应发挥这一优势,强化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与中职教育的衔接,并加大学生对课程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样“三校生”不但不会因为“素质差”让学校与老师感到头疼,反而会更适合于培养成高技能人才。

以护理专业为例,“三校生”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但文化基础较差,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较弱;部分“三校生”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但经常出现非规范性的操作,须及时进行纠正;因毕业于不同专业,形成了不同的专业思维,在分析、解决护理问题时往往按固有的习惯性思维思考问题,缺乏整体护理观等。因此原来的以普高生为标准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学生会产生自卑、厌倦、抗拒等心理,不能扬长避短,进一步发展他们的专业、个性特长与优势。

护理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又有很高的“三校生”比例,实施教学改革形势急迫。本课题拟从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改入手,在教学内容、方式及学时安排、考核测评方面作出针对“三校生”的有效的改革探索,把“就业导向、工学结合”等高职办学政策落实到微观层面1.4评价方法1.4.1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和主观表达进行综合评价,可分为兴趣高、一般和无兴趣3个等级。为10分制。

1.4.2授课评价制定理论考试和操作水平考试,以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技能操作水平情况,给予打分和评价。均为百分制。

1.5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学习兴趣评价。

经教学调查,观察组的感兴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学习兴趣调查

3.讨论高职三类生教育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一,为贯彻高职教改方针,在妇产科护理专业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先学后做”的课程教学模式【8】,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实训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教学模式。二,针对“三校生”特点”,即她们在中专学习阶段已经完成了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全部课程,系统地学习了最基本的专业基础及临床知识,并进入医院完成了部分临床实习【9】,对于今后自身的工作性质、内容、面临的环境及部分疾病护理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普高生比,她们有不足,也有优势,她们对高职阶段学习有更高的期望和具体要求,有必要在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设计方面做好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改革目的【10】为:创新“三校生”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即实行早期接触临床的“工学结合”(实训-见习-实习)模式,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成绩,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经本次探究,接受改革后教育模式的学生的感兴趣度、考核成绩(90%,83.84±3.45)均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模式教育的学生(70%,74.2±4.32),并且在实际操作方面,接受改革后教育模式的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分也明显高于普通教育学生,教育效果显著,取得的成果明显好于传统教育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高职生的自身素质和竞争力。但是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妇产科护理课程新标准的修订;新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完善;妇产科护理综合实训项目的增设。

参考文献:[1]汪苏亚,饶和平,叶永红等.高职护理三校生《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76-1678.[2]王珏辉,何俐,赵长华等.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学》PBL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C].//2011年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学术会议暨第五届临床医学专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1:314-316.[3]饶和平,徐旭红,吴忠勤等.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30):2743-2744.[4]许红,张玉红,冯蓉等.高职《妇产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J].护理研究,2012,26(5):468-470.[5]黄波兰,许红.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说课[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112-113.[6]杨秀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妇产科护理》课改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6):290-290.[7]王芬.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开发与调研[J].考试周刊,2013,(74):185-186.[8]张海丽.高职助产专业《产科护理》课程的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170.[9]穆晓云,丁艳萍,李金鑫等.高职护生妇产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J].护理研究,2014,(24):3060-3061.[10]曾晓霞,刘可仪,祝青等.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