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欧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论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欧伟

欧伟

欧伟

重庆热展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中心重庆400012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房屋建筑施工也得到了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更高。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承重构件及围护结构,其质量好坏对建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宽度的裂缝。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墙体裂缝的成因,探讨了如何控制墙体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墙体裂缝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就裂缝轻重程度而言,轻者影响其美观,造成房屋渗水漏水;严重时则会影响整个房屋结构的承载力,如果不进行正确地处理,甚至会引起房屋倒塌等严重后果。究其原因,出现裂缝一般是技术处理不当、材料本身的缺陷、温度的变化、设计以及施工等因素的影响。

一、墙体裂缝的种类

1、斜向裂缝

如果建筑物的顶部为平顶结构,这类建筑物的墙体裂缝大多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就是在高层建筑物结构中纵向墙体的两端,两端的跨长一般都在1至2开间尺寸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的裂缝比较严重的话,跨度甚至可以发展到建筑两端的三分之一的纵长范围。我们可以根据裂缝所呈现的形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裂缝大多呈现中间小、两端大的形态。在实际的建筑过程中,我们应当对纵向较长并且没有设置伸缩缝的建筑物加强注意,因为此类建筑物的顶端纵墙经常会出现斜向裂缝

2、水平裂缝

如果建筑物的裂缝的延伸方向是水平的或者大致水平,我们将这类裂缝称为水平裂缝。这类裂缝不仅可能发生在女儿墙的根部,还可能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的连接处,甚至会发生在顶圈梁下的位置。如果建筑物的楼面高度不相同,也将会造成水平裂缝。

3、垂直裂缝

墙体上出现从上到下的裂缝,这类裂缝成为垂直裂缝,这种裂缝属于常见的裂缝。这类裂缝大多出现在建筑物剖面是错层的位置、底层窗的垂直方向等几个比较常见的位置。又因为这类裂缝大多沿竖向发展,也经常称之为竖向裂缝。

二、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现象

1、因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

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这中裂缝一般都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

2、因温度引起的墙体裂缝

(1)屋盖系统温度变化时使墙体产生的裂缝这类裂缝较典型和普遍的是建筑物(特别是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重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裂缝对那种刚性屋面的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就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一般来说,在阳光照射下,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其下的砌体仅为30~35℃,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的抵抗力的50%~300%不等。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则上述裂缝在所难免。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会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裂缝,当冷缩时,就会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型缝。

(2)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产生的裂缝由于房屋过长,室内外温差过大,因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墙体温度变形的差异,有可能使外纵墙在门窗洞口附近或楼梯间等薄弱部位发生向竖向贯通墙体全高的裂缝,这种裂缝有时会使楼盖的相应部位发生断裂,形成内外贯通的周圈裂缝。

(3)由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产生的裂缝当材料随时间发生收缩变形和自然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和墙砌体材料收缩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的不同,会在房屋的墙体及楼盖结构中引起因约束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当这种附加应力过大时会在墙体上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三、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1、防止温度及干缩裂缝的措施

(1)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2)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其间距30mm。

(3)当采用现浇砼挑檐的长度>12mm时,宜设置分隔缝,其宽度>20mm。

(4)合理设置灰缝钢筋,其要求如下: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三道灰缝设置钢筋,钢筋伸入洞口每侧长度应>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及靠近墙顶的部位设置钢筋。灰缝钢筋的间距600mm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300mm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300mm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其保护层上下应≥3mm,外侧<15mm配筋时含钢率≥0.05%;局部截面配筋时含钢率≥0.3%设置灰缝钢筋的房屋的控制缝的间距应≤30mm。

(5)在顶层圈梁上设置宽40-50mm的遮阳板,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钢筋混凝土圈梁,减小因温差产生的应力。

2、防止地基沉降引起裂缝的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并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施工临时间断处严禁留直搓等措施,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3)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墙体施工中防止裂缝的其他措施

(1)砌体施工过程中,应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效果。严格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砂浆搅拌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和配料。应提高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

(2)砌体施工每日砌筑的高度不能超过1.8m的规范要求。

(3)认真做好墙体装修施工方案,做好平层、面层及各分项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4)砌体在砌筑过程中严禁打凿,特别是轻质砌体。砌体质量要严格控制好,砂浆要饱满,拉结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留设。

(5)墙体抹灰层采用加钢网来抗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网处于批荡层的中间位置,以利钢网能充分发挥抗裂作用。

(6)预留施工孔洞应按要求留设和封堵。

结论

房屋建筑墙体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并且问题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环境、施工、材料、设计、地形等等因素。虽然比较难控制,但是如果我们用心的把好选材、施工关,流程规范化,那么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80-505

[2]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