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推动消费领域之变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论互联网“+”推动消费领域之变革

曹东旭

(中共安徽淮南市委党校,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科技手段推动了消费领域的不断升级。电子商务的兴起,推动了消费领域的革命。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方便快捷以及让供需双方满意,进而实现产、供、销共赢的新型模式,形成了良性循环。升级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消费;电子商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其在消费领域搭起的一个个平台,正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围绕消费新场景,通过技术链接,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的愈发融合。

一、互联网“+”——消费领域之变化

互联网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在互联网下衍生出一种新的交易模式,使得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里,买卖双方可在任何可联接网络的地点、时间进行各种商务活动。这种被称为“电子商务”的模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实体店里的所有商品。

(一)取代传统行业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消费领域广泛运用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其中所有的环节,均无须当面接触,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运用电子化手段进行。

比尔盖茨曾言的“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已被完全证实。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先进的商务活动方式,已经渗透到消费领域的各个行业之中,取代着以往的以固定不变的销售地点和固定不变的销售时间为特征的店铺式销售传统模式,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

(二)推动消费升级

从互联网消费的角度分析,它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联合,以优化各个环节的基本要素、更新业务体系和重构商业模式等途经来完成转型和升级。它的深层意义,在于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消费领域中的运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理清供求关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随着互联网消费人群主体的改变和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出现较多的新变化。在消费观不断趋向成熟的基础上,对于品质化需求使得国别、品牌、标签化的理念正在被弱化,显示出日益趋向于理性化消费。消费者需求呈多元化细分的趋势,升级的方向亦呈多元化。

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递物流、移动支付等新业态的出现,使消费升级又上了一个个新的台阶。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通道不断地畅通化,使各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医疗界采用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和辅助诊断等发挥的作用,帮助和提升了医生的诊断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由此可见,互联网带来的消费升级,具有深刻的革命性意义。

(三)拓展消费领域

传统消费由于在内容与时空等方面都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囿于我们所熟悉的诸如房地产、汽车、娱乐、教育、医疗等等方面。互联网消费的新思维、新业态由于成功地运用了internet技术,从而使得传统消费的时空限制趋于消失,形成了一种无边界消费形式。不同的电商在互联网上销售各式产品与服务,并且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非标准化的产品,以无限的商品种类来滿足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迥异的以及不断变化、增长的需求。

二、互联网“+”——消费领域之问题

在充分肯定了互联网消费的优势和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对实体商业的冲击力

互联网对实体商业传统的组织、服务和商业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力。互联网进入消费领域之后,消费者纷纷向线上迁移,带来了一场电商与实体的PK,从而使实体店与电商的生存环境出现此消彼长的状态,传统百货零售业更是首当其冲地逼进了寒冬。面对电商的强大冲击力,承受着巨大成本的商业地产商们前途未卜。

电商的低成本运作挑战着实体商店的高成本经营。一些品牌旗舰店也纷纷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一个商店入驻电商平台,往往只需缴纳一年几万的技术年费,其余成本则是交易额佣金支出及保证金。而线下的小商铺,往往要支付每月几万至十几万不等,还不包括各种流通环节产生的各类费用。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实体商无法与电商PK。

(二)对劳动就业方面的影响

从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有效地缩短了供货时间和产生周期、简化定单程序、降低了库存。同时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密切了二者的关系,传统交易中的进口商、出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逐步失去意义,因此,这些行业明显地出现了劳动力的过剩。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并购规模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战略上的强强联手和优势互补外,其很大的组成部分是网络公司的诞生。它们为客户提供了在线服务。这种兼并重组产生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以及对人员的重新调配。很多行业的很多工作岗位或中间环节的工作岗位因多余而将逐步在不知不觉中被取消。

当然,电子商务平台也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从业平台。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个平台。而且开网店也并不等于是平台提供了就业机会,比如淘宝网不会给网店从业者发工资,生老病死都与其无关。

(三)价格战与消费拉动的矛盾对立

电子商务每年呈巨幅上升趋势的成交额,这对拉动消费起着很大作用。然而,电子商务在发挥其低成本优势让利消费者的同时,往往针对消费者货比三家趋低购买心理,拉起了价格竞爭。有的为了本来就偏低的价格低了再低,不惜剑走偏锋。比如降低品质,比如玩搞脑子的价格游戏,搞什么名不符实的促销活动等。

本来,消费拉动的前提应该是消费支出的总量增大、品质上升。假如消费总量没有增大,品质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仅仅通过打价格战这种不正当竞争手段硬拉需求来刺激市场,那么这样的市场是不能持久的,甚至是会走向反面的。

三、互联网“+”——消费领域之措施

现在,互联网消费已被大众认可。互联网的“创新驱动、结构重塑、尊重人性、生态开放、连接一切”等重要特征,在消费领域中也已得到广泛的体现。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巨大的优势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一)切实保护好实体企业

没有实体经济,大数据有何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设施是实体。很多优秀企业有生产厂房,也有商业实体,还有自己的物流,线上线下互动做得很好。没有实体的支撑,仅靠线上运作,是做不好的。

互联网的作用是将实体经济放大,让互联网与实体商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也是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实质

以实体商业为主体,以互联网为补充,这个方向不能偏离。政府应当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扶植实体商业。对一些只重线上排斥线下的行为予以纠正,推广企业成功的经验,指导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使互联网消费获得持续、良性发展。

(二)鼓励支持扩大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

传统行业为了节约资源和成本,在分销采购等已逐渐采用B2B的交易方式。一方面要重视线上交易平台建立,并逐步完善支付手段、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等体系,促使大量的批发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交易。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线下资源的优势,拓展线上平台,并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物流交付平台和信息集成交易平台的配合,

是促进一体化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同时,要着力研究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把线上海量消费者和线下实体店资源联系起来,借助互联网工具和手段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对于实体商业尤其是零售商来说,一方面改变和消费者沟通的模式,利用线上的媒体为线下引流。另一方面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渠道模式。

(三)打击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

互联网在消费领域中的全覆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维使得这一领域发展呈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类违法行为的增多。由于立法制度的滞后以致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不夠,使得违法成本较低,导致某些人不惜以身试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侵犯。因此,全面改善优化消费领域环境,需要进一步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行为;建设全国统一的消费者维权服务网络信息平台等。

四、“互联网+”——消费领域之展望

(一)消费者的主权地位确立

消费领域中的主体原本当属消费者。然而在传统模式中,卖方的主导地位始终居高不下。互联网消费则不断将消费者提升到买卖双方的核心位置。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厂商便要转变角度,致力于提供消费者便利,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大量比价网站和团购网站以及类似“拼多多”这样的平台的出现,有效地帮助消费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个性化消费常态化

与传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模式绝然不同的是个性化消费的普及将趋向常态化。新型网络购物模式,使消费者和厂商的接触摆脱了中间环节,更加直接,产生积极的互动。厂商可以直接获取消费者需求的信息,采取定向服务。个人定制的内容、形式会不断满足消费者独特的个性需求。这种“私人定制”的种类、范围在不断扩大,无论服装、食品、茶饮、旅游等都可以实现,亦将随处可见。从消费供求角度分析,新的消费需求正在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供给,而新业态也正创新着消费品,通过新供给反馈过来,催生着个性化新的需求。

(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空一体化

互联网企业会在专注于互联网状态下,将线下客户变为线上客户,产生消费黏性。实体企业更是将线上的客户又引到线下,这些营销渠道的变化带来的是巨大的商机。无论是从线下到线上,还是线上到线下,谁也离不开谁,只不过在时空的转换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种时空一体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充实和扩大。互联网不仅消除国内跨省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也在尝试开始重塑跨境消费的形式。

(四)移动支付成为主流

移动端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广泛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认可和积极参与。电子钱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以支付宝为首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呈多样化。目前,已有超过70%的网民经常使用第三方支付进行预付和现场支付。电商平台移动APP的推广和大量移动端购物,支付优惠活动的推出,使中国移动端交易量不断攀升。当消费模式从“去购物”到“在购物”进化的时候,支付方式也迅速从“去”支付到“在”支付的升级了。

新的消费形态正在不断喷涌,消费正引领人们变革生活,憧憬未来。数据驱动+技术的助力,将进一步改造互联网消费生态。最终,消费者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即想即得。

过去的科学幻想正在变为现实,成为明天的一种打开方式。

以往传统的一切“不可能”都正在或将要变为可能。未来,互联网“+”实现消费潜在的可能性还会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