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不同精神症状的护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颅内肿瘤术后患者不同精神症状的护理措施分析

陈飞燕

陈飞燕(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528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的不同精神症状的作用,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间进行颅内肿瘤术后发生精神症状的患者62位,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脑水肿、脑缺血、癫痫等症状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护理后血压、心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的不同精神症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颅内肿瘤精神症状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31-01

颅内肿瘤由于肿瘤位置的特殊性,肿瘤压迫及侵袭脑组织,患者术后极易出现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脑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并可出现一过性的精神症状,主要有烦躁不安、谵妄、欣快多语、幻觉、抑郁及杀人倾向,与术中损伤大脑前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导致大脑前动脉供血障碍,出现额叶损伤有关或由颅内积气引起[1]。若患者术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护理,极易受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此类患者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回顾总结了我院62位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案,并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期间进行颅内肿瘤术后出现精神状况的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5~69岁,其中脑膜瘤21例,胶质瘤15例,垂体瘤12例,颅咽管瘤9例,5例为其他脑部肿瘤。手术时间在2.5h~9.5h之间,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精神症状主要为烦躁不安、谵妄、抑郁、欣快多语、幻觉等。

1.2护理方法

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精神状况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分析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案。

1.2.1常规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要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仔细观察患者情况,并回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建立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其次,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及室内通风,让患者在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中住院生活。最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操作,并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如果患者的症状很严重,则应该尽可能地将其隔离,进行特殊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外界刺激,使患者更快的恢复[2]。

1.2.2心理护理

对于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心理护理对稳定患者情绪,使其配合接受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出现狂躁不安的患者,医护人员特别注意不要与患者发生争执,尽量安抚体贴患者,使其平静下来;对出现偏执和幻觉的患者,尽管患者的想法和语言不符合实际情况也要尽量相信和安抚患者,建立其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出现抑郁倾向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耐心的给予支持和鼓励,树立其对抗病魔的信心和乐观生活的勇气,多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不断加强其自信心。

1.2.3用药护理

⑴若患者术后出现脑水肿症状,可快速静滴地塞米松。

⑵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吸痰、清楚口鼻腔分泌物及血凝块。为防止出现气管阻塞可气管内滴入稀释的庆大霉素和糜蛋白酶。

⑶对于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可用氯丙嗪、异丙嗪肌肉注射或安定、奋乃静口服治疗狂躁不安的症状,可用酚噻嗪类药物治疗偏执幻想型患者,必要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措施。

1.2.4预防继发性癫痫的护理

继发性癫痫是脑部肿瘤患者术后多发的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功能障碍综合征[3]。本研究中有9例患者出现继发性癫痫症状。术后当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头痛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或发生有癫痫先兆、局部肢体抽搐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静脉推注安定,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发作停止后让患者安睡,并查明出现此症状的原因,加以防范。

1.3评价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并记录及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血压、心率变化的比较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压及心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的比较

组别例数血压心率

SBPDBP

干预前62142.3±4.192.8±3.286.2±4.1

干预后62120.2±3.478.3±2.972.4±5.7

t值32.67126.43815.476

P值P<0.05P<0.05P<0.05

由以上数据可知,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内肿瘤术后极易出现精神症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肿瘤压迫引起脑神经损伤、脑缺血、脑水肿、电解质紊乱、颅内高压等[4]。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有:不能控制的神经呼吸急促、血压心率的升高、行为及智力障碍、精神运动性癫痫、出现幻觉、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5]。因此,颅内肿瘤术后护理工作极为重要。

本研究中,经特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由以上结论可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有精神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使患者配合治疗,更快痊愈,还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及安全感,进而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学习心理知识、提高业务能力,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快的解除精神障碍,更快的恢复健康。

总之,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的恢复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全立,王峰.氯丙嗪在颅脑损伤所致少见精神症状中的应用[J].临床急诊杂志,2009,10(2):85.

[2]李仁虎,李元海,徐露,等.1200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防治[J].安徽医药,2011,15(2):12-133.

[3]王艳艳,沈陵,杨红伟.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剖析及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226.

[4]张燕红.神经外科躁动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4):21-22.

[5]郭芹.颅内肿瘤术后精神症状康复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07(33):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