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氨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高忠奎

关键词:氨制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鲜蔬菜类产品对保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保鲜库数量激增,需要进行定期检验的压力容器也越来越多。氨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由于承装介质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检验人员特别注意。应当从安装、使用管理、保养维护、定期检验等方面多方面综合考量,确定压力容器检验方案,做出合适的安全等级评价,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1、安装常见问题

笔者所在地区是全国大蒜主产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山东省金乡县就出现了众多的大蒜保鲜库。由于当时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政府对压力容器不是十分重视等历史原因,导致许多建造年代较久的保鲜库安装不规范,存在较多的随意改造等现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压力容器接管的私自改造,有一些压力容器接管由于工艺原因被直接气割截断后手工焊堵焊,或者在本体上进行补焊;或者临时在压力容器本体上增加接管,不仅开孔补强未经计算而且接管材质、焊材及焊接质量无法保障,是非常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定期检验时尤其应当注意。对于一些非法改造的设备应当坚决予以责令恢复原状或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压力容器安装监检的取消,压力容器的安装质量也随之降低,个别安装单位不按规范安装,随意安装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保鲜库的业主往往由于自身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等原因无法发现安装时的不规范及不符合标准等现象。等到首次检验时已经是安装三年之后了,这三年里因为安装不规范而产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往往被隐瞒,检验人员无法获得准确有效的设备使用状况,这也给检验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另外,安装时的不规范现象需要在三年后进行首次定期检验时才能发现,问题的整改对于业主和检验人员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但是,对于确有重大安全隐患的不合格项,还是应当坚决予以整改,实在无法整改或者拒绝整改的应当予以停用,并联系压力容器登记部门及时查处,避免隐患转变为事故。

2、使用管理及保养维护中常见问题

保鲜库由于其投资少、见效快、入门门槛低等特点,导致保鲜库的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水平高低不平。具体到保鲜库的操作工更是令人堪忧,甚至有些操作工无证操作,未经安全培训,不知道应急预案。一旦有氨泄漏等事故发生,很难保证这些一线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好在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宣传和查处力度,这一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在保养维护方面,大部分保鲜库能做到对机房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也能够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除锈防腐,但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除锈不彻底、刷漆不均匀。除锈不彻底会导致一些死角部位在刷漆后没多久出现漆面整体鼓包、剥落等现象,同时在这些地方也伴随着一些表面腐蚀加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这些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时着重对不易接触到的部位重点检测。

3、定期检验

在《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以下简称大容规)中对小型制冷装置中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专项要求,笔者不再赘述。仅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1资料审查

笔者所在地区保鲜库使用的压力容器厂家较为集中,大部分是同一厂家的产品,资料也基本能够达到定期检验所需的要求。但是有一些保鲜库由于各种原因资料遗失,向厂家重新申请复印的资料。这些资料应当注意逐台与机房实际设备核对,避免资料与实物不一致,导致检验结果偏离。

3.2宏观检验

宏观检验应当重点检验实物与图纸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改造现象、腐蚀情况,尤其是卧式设备底部,靠墙面,及接管角焊缝等位置,应当重点检验,机房湿度大,温度低,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在设备表面凝结水珠,如遇少量氨泄漏,溶入表面水珠,更加加剧设备的表面腐蚀。

3.3壁厚测定

通过近些年来对氨制冷系统中压力容器的测厚记录,目前的氨制冷设备腐蚀情况比较轻微,没有发现因腐蚀减薄而停用的设备。但是存在个别设备封头制造减薄量过大的问题,应当对封头过渡段等加工过程中易减薄的部位重点测厚。此外,接管部位也应当进行壁厚测定。

3.4氨液成分检验

氨制冷系统中的氨作为冷媒,一次性充装后每年还需要定期补充因微量泄漏而损失的氨,所以应当审查使用单位每一次充装时的液氨成分检验记录。按照NB/T47012《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的要求,液体氨含量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a)含氨量应大于99.995%;

b)含氨量应不小于99.6%,且其中含水量应大于0.2%。

根据笔者检验的保鲜库的实际情况来看,保鲜库本身不具备检验液氨成分的资质和能力,液氨成分全靠液氨供货方提供的液氨成分分析报告,数据容易造假,且检验周期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很难要求保鲜库能够达到该项要求。因此该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在大容规中对于液氨成分分析不符合NB/T47012要求的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低压侧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声发射检测或外表面无损检测抽查;对于高压侧压力容器,应当采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埋藏缺陷检测,必要时进行开罐检测。因此,检验人员所在单位无法进行液氨成分分析,或者对液氨供货方提供液氨成分分析报告有怀疑时,还是应当按照液氨成分分析不符合NB/T47012处理,增加检验检测项目,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也确保检验人员自身避责。

3.5无损检测

大容规中对于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情况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总体来讲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按照大容规的要求,高压侧压力容器都应当进行表面无损检测。这里的表面无损检测基本上就是磁粉检测,因为几乎所有的氨制冷压力容器都是碳钢,对于碳钢来讲,磁粉检测无论是灵敏度还是快捷程度都是渗透检测无法比的。对于低压侧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声发射检测或者外表面无损检测抽查的情况有三种

(1)使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

(2)液氨成分分析不符合NB/T47012要求的;

(3)宏观检验有异常情况,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

三种情况中的第二条,在实际检验中不容易把握,原因见本文3.4,因此低压侧压力容器也都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声发射由于不易操作,实际检验中用到的很少。专项要求中对于需要进行超声检测的情况也作出了详细说明,共有四条,其中第二条“高压侧压力容器的液氨成分分析不符合NB/T47012要求的;”原因见本文3.4,也应当视为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增加超声检测。

3.6安全附件的检验

通过近些年来的检验情况看,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验情况和经营者的管理有着密切联系。凡是管理比较好的单位,都能够做到按要求定期校验安全阀和压力表,这些单位往往在资料管理,机房建设等方面也比较好。一般个体经营者不重视安全附件的定期校验,更有甚者,不知道安全阀和压力表还需要进行校验,这样的安全管理状况确实令人堪忧。此外,安全阀的选用型号、开启压力,压力表的量程等在检验时都应当重点关注是否正确。制冷机房的压力容器一般来讲,贮氨器、卧式冷凝器、低压循环桶或氨液分离器上都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集油器和氨油分离器装有压力表,有的氨油分离器也装有安全阀。按照大容规的要求,安全附件检验不合格的压力容器不允许投入使用。安全阀的检查参照大容规7.2.3.1.2的要求:安全阀检查时,凡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使用单位应当限期改正并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改正期间的安全,否则暂停该压力容器的使用:

(1)选型错误的;

(2)超过校验有效期的;

(3)铅封损坏的;

(4)安全阀泄漏的。

3.7检验周期

检验人员应当注意,大容规对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的检验周期于其他容器不同,

(1)安全状况等级1级至3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2)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年,在监控使用期满前,使用单位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3)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也就是说一般的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最长三年,这一点需要与其他压力容器区分对待,避免因为安全状况等级对应的检验周期不一致而错误的确定检验周期。

综上所述,氨制冷保鲜库中压力容器的检验是一项复杂的检验项目,既包含了常规检验中的基础项目,也有专项要求中的特殊要求。对于检验人员来说,不能够用常规的思维去检验该类压力容器,应当从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管理、日常维护结合实际检验中发现的问题确定检验方案,真正做到通过检验能够及时发现缺陷,阻止事故的发生。也同时做到自己的检验项目无遗漏,无缺项。不仅让压力容器的运行更加安全,也让检验人员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

2.NB/T47012《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3.氨制冷系统中的压力容器在线检验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黄博伟.??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

4.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几点看法[J].丁小平.??石油化工设备.?2009(03)

5.中小型冷库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及附属设备的检验[J].陈长标.??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