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临床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50例急性脑梗死溶栓临床治疗观察

肖柏春

黑龙江省伊春市中心医院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归纳总结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于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于观察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临床治疗观察

Clinicalobservationof50cases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treatedwiththrombolysis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thrombolytictherapyforacutecerebralinfarction,andtosummarizetheclinicalresearchprogressofthrombolytictherapy.Methods:50patientswi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fromJanuary20toJuly1818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tablemethod,theywerepidedinto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ereeach25cases.Forthecontrolgroup,25patientsweregivenneurologicalroutinetreatment.Fortheobservationgroup,25patientsweregivenearlyurokinasethrombolysis.Treatment,comparethetreatmenteffec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andthescoresofneurologicaldefici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scoresofneurologicalfunctionbetweenthetwogroupsbeforetreatment(P>0.05).Therewas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Earlythrombolytictherapyofurokinaseiseffectiveandsafeinthetreatmentofacutecerebralinfarction.Itcanbeused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acutecerebralinfarction;thrombolysis;clinicaltreatmentobservation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排查,严格按照入选标准抽取符合条件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8岁-73岁,平均年龄(60.3±9.6)岁;合并症方面,糖尿病6例,高血脂7例,高血压12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6岁-75岁,平均年龄(61.3±10.2)岁;合并症方面糖尿病8例,高血脂6例,高血压11例。两组患者疾病既往史无差异。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基础治疗,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时给予静脉注射甘露醇治疗,有高血压临床表现症状时则进行高血压治疗。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溶栓药尿激酶溶于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

1.3诊断标准

按照临床现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h、1d、1周、1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2h、1d、1周、1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8.6±7.6)、(18.3±11.4)、(16.7±12.4)、(12.6±9.5)、(12.7±7.8)分,对照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7±8.2)、(24.6±10.8)、(23.5±9.4)、(21.5±6.8)、(17.3±8.6)分。详见表1。

3.讨论

所谓急性脑梗死即指脑动脉发生栓塞,致使脑部组织细胞供血、供氧不足,最终发生缺氧坏死。轻者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重者将半身不遂、言语困难等,甚至出现晕迷不醒以及脑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占很高比例,而且治疗起来十分困难,多数患者难以完全康复。传统的临床治疗多采用药物根除梗死灶,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尿激酶通过激活纤溶酶来水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阿替普酶则是通过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相结合,水解血栓中的纤溶酶,这种药物对于全身血液中纤溶酶的活性影响程度较少,能够有效维持内环境的稳定,降低身体出血的风险[2]。它是从尿液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水解酶,能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G)成为纤维蛋白溶解酶(PL)而使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无抗原性和毒性,价格适宜。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能够明显降低ACI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大大改善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根本性的治疗方法[3]。静脉溶栓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病房可直接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同时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医疗费用较低这些优点。综上所述,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玲,刘琦,李红利.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西部医学,2014,26(6):765-767.

[2]龙筱妍.综合护理配合爱通立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1):3238-3240.

[3]冀景芳.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临床研究,2016,24(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