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孔薇

孔薇

黑龙江省鹤岗市乾坤医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山肛肠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0例因牙列不齐而采用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bleedingindex,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I、PLI、SBI、PD分别为1.10±0.80、1.23±0.73、1.30±1.02及(1.38±0.77)mm,治疗后的GI、PLI、SBI、PD分别为1.30±0.65、1.40±0.72、1.57±1.14及(1.57±0.72)mm,舌侧正畸治疗后牙周指数略高于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状况无显著影响,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正畸治疗技术。

关键词:舌侧正畸;牙周组织;牙周指数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effectoflingualorthodontictreatmentonperiodontaltissue.Methods:Theclinicaldataof30patientswithlingualorthodontictreatmentduetounevendentition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thechangesofperiodontalindex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compared,includinggingivalindex(GI),plaqueindex(PLI),sulcularbleedingindex(SBI)andprobi.Ngdepth,PD).Results:GI,PLI,SBIandPDofpatientsbeforetreatmentwere1.10+0.80,1.23+0.73,1.30+1.02and(1.38+0.77)mm,respectively.Aftertreatment,GI,PLI,SBIandPDofpatientsaftertreatmentwere1.30+0.65,1.40+0.72,1.57+1.14and(1.57+0.72)mm.Theperiodontalindexofpatientsafterlingualorthodontictreatmentwasslightlyhigherthanthatbeforetreatment,bu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lingualorthodontictreatmenthasnosignificanteffectonperiodontalcondition,anditisapopularorthodontictreatmenttechnology.

[keywords]lingualorthodontics;periodontaltissue;periodontalindex

舌侧矫治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其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相比,具有美观,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支抗强、易于打开咬合等显著优点,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正畸医师及患者的欢迎[1-2]。但其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目前尚未有报道,本文将通过测量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了解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状况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正畸科,采用舌侧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3~31岁,平均(17.47±4.88)岁。全部病例均须满足以下条件:(1)治疗前牙周状况较好,牙周指数均在正常范围内;(2)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压痛;(3)开口度和开口型均正常;(4)正畸治疗及结束前1个月无激素、抗菌药物服用史;(5)无吸烟史;(6)无全身系统性疾病;(7)女性患者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8)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如何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每次进食后均需清洁牙面及邻间隙,每次刷牙时间3~5min。所有患者初诊时及治疗结束时对其牙周状况进行评估,记录其牙周状况。所有患者的正畸治疗均由同一正畸医师进行,所有的牙周状况评估和记录均由同一牙周医师进行。

1.3检测牙位及指标

测量的牙位为16,11,26,36,31,46。测量指标为,(1)牙齦指数(gingivalindex,GI),采用L?e&Silness法,根据牙龈病变程度分为4级,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2)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采用L?e&Silness法,根据菌斑量分为4级,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3)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bleedingindex,SBI),采用Mühleman&Son法,分为6级,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有色的改变,并且有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自动出血。(4)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检测受试牙龈缘至牙周袋或龈沟底的距离(精确至0.5mm)。每个位点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每颗牙齿6个位点,分别为受试牙的唇(颊)舌侧之近中、中间及远中位点。每个病例的6颗牙的牙周指数的平均值即此病例的各项牙周指数[3]。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于治疗前后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GI、PLI、SBI、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正畸治疗是通过对牙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而使该牙向所预期的方向移动[3-4]。在加力适当的情况下,牙周组织进行改建,使牙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长期保持。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治疗中,患者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健康问题,最常见的是牙龈炎症[5]。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牙龈增生。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只要患者保持好口腔卫生,牙龈炎症可以缓解或消失,而且当正畸治疗结束后,牙周组织能恢复正常,不会出现牙周组织的永久性损害。长期的比对观察结果显示,正畸治疗患者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嵴高度的下降程度与未经正畸治疗者没有明显差异。而且由于患者经过长期的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以及正畸治疗后牙齿排列位置改善等原因,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甚至好于未经正畸治疗者。但少数患者的牙龈炎症也能在此期间发展成为牙周炎,进而导致附着丧失。表现为牙周袋探诊深度增加,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度增大及牙龈退缩等。舌侧正畸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正畸治疗手段,是一种美观,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及支抗强、易于打开咬合的正畸技术,越来越受到正畸医师及正畸患者的欢迎[6-8]。但其具有一些缺点,如椅旁操作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矫治力学的限制,语音的影响,舌部刺激等,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舌侧临床牙冠普遍过低,口腔卫生差,心理障碍,以及急性颞下颌关节病患者等不适宜采用舌侧正畸矫治。许跃等[7]研究表明,在舌侧正畸治疗的前两个月内,发音和进食困难是舌侧正畸最大的不足。本研究通过收集并比较舌侧正畸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舌侧正畸治疗后牙周指数略高于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舌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状况无显著影响。

可以预见,随着舌侧正畸技术的不断改进,生物力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临床矫治技术的不断积累成熟,其临床应用势必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成为口腔正畸治疗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武冠英,马洪生,张瑾,等.个体化舌侧托槽的制作与临床应用初探[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2,19(4):181-188.

[2]Romano,Rafi.LingualEstheticOrthodontics[M].QuintessencePublishing(IL),2011:154-156.

[3]孟焕新.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3-98.

[4]BoyerS,FontanelF,DananM,etal.Severeperiodantitisandorthodontics:evaluationoflong-termresults[J].IntOrthod,2011,9(3):259-273.

[5]傅民魁.口腔正畸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6-267.

[6]WuA,McgrathC,WongRW,etal.Comparisionoforalimpactsexperiencedbypatientstreatedwithlabialorcustomizedlingualfixedorthodonticappliances[J].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2011,139(6):784-790.

[7]许跃,蔡斌,古文珍,等.舌侧正畸对口腔功能和美观的影响[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8,14(5):322-325.

[8]袁东辉,吴彦伟,李立国.上颌舌侧联合下颌唇侧矫治器治疗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5,22(4):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