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王瑞王福奔张兆永许娜

王瑞王福奔张兆永许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集团军医院,肾内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探究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替米沙坦药物治疗;研究组41例,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血清、肾功能指标、血脂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hPG)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蛋白(hs-CRP)、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降低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肌酐(Cr)、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参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率14.63%与参照组的1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控制血糖水平,对肾脏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沙格列汀;替米沙坦;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

前言

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该病由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引发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失调所致[1]。该类疾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障碍,会出现脂质代谢异常现象,当出现微血管病变时可并发糖尿病肾病,其表现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病情进展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2]。临床尚未明确微血管病变的具体原因,但被认为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低度炎症反应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沙格列汀是常用与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拮抗剂[3]。为研究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笔者从院内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该类疾病患者82例,将其分组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所得报告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1例。参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57-79岁,平均(68.11±5.55)岁;病程6-10年,平均病程(8.06±4.78)年。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59-79岁,平均(69.35±5.47)岁;病程6-12年,平均病程(9.22±4.43)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伴有糖尿病肾病,并为早期病情;微量尿白蛋白在20~200μg/min或30~300mg/24h;肾小球过滤率(CFR)在60ml/min以上;患者均知情并其签订协议书。排除标准: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有其他感染、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及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近期有使用影响肾脏药物。

1.2方法

两组用药治疗前均先接受饮食护理干预,控制其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摄入。

参照组采用常用药物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250mg/次,3次/d;与替米沙坦(北京巨能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0285)40mg+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80)15mg/d+胰岛素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沙格列汀(AstraZenecaPharmaceuticalsLP,国药准字J20160069)治疗,5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FPG、HbA1c、2hPG、hs-CRP、CysC、mALB变化,以及对比治疗后的Cr、BUN、LDL—C、HDL-C指标,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所有加入研究的患者经过夜禁食12h之后于晨时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72400115型号ARCHITECTC800)检测上述FPG、HbA1c、2hPG、hs-CRP、CysC、Cr、BUN、LDL—C、HDL-C指标;并收取患者晨尿,用免疫球蛋白G检测试剂盒(免疫比浊法,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172400444)检测mALB。用药可能发生有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眩晕、口干、腿痉挛等不良反应[4]。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HbA1c、2hPG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腹痛2例、消化不良1例、眩晕1例、口干1例,腿痉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参照组出现腹痛、消化不良1例、眩晕1例、腿痉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0%。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明显病理特征为肾小球硬化,该病在糖尿病人群中有着较高的致死率。根据临床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与CysC水平有关,血清CysC有与尿蛋白关系密切,当患者尿蛋白高于正常水平阶段时,血清CysC也会随着升高[5]。LDL—C和HDL-C可组成脂蛋白(a),该蛋白与糖尿病肾病也有密切关系[6]。

沙格列汀属于高效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其可选择性的抑制二肽基肽酶,在患者进餐后使用,可刺激胰腺产生葡萄糖,并促进胰岛素释放多肽水平,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迟胃部排空情况;二肽基肽酶可快速降解GLP-1和GIP,令其失去活性,该药使用后,可增加GLP-1和GIP的水平至原来水平的3到4倍[7]。该药物可在不影响体重、不产生低血糖的情况下降低HbA1c、2hPG,以此达到调节血糖平衡的目的[8]。替米沙坦是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可替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与ATⅠ受体亚型高亲和性结合,患者经口服时,药物生物利用率可达50%,其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同时,高度亲和靶器官,使其处于平稳状态;另外,该药不影响人体内血浆肾素的离子通道的畅通,无明显毒副反应,其抑制效果持续时间长,可在24小时左右,经48小时再检测仍未消失[9]。这两种药物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其机体的炎症反应,扩张血管改善其血管内皮[10]。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FPG、HbA1c、2hPG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这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控制血糖水平,并调节血糖失衡状态。治疗后,两组的hs-CRP、CysC、mALB均有降低,研究组降低程度程度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Cr、BUN、LDL—C均高于参照组、HDL-C低于参照组(P<0.05);以上两组数据结果均表明,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有调节其肾功能指标失衡的效果。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率(12.20%)与参照组(31.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由该项研究结果可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其安全性能上有所保障。

综上所述,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控制血糖水平,对肾脏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振会.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84-86.

[2]王绘,万丽丽,高玮,陆岳丽,孙星星,杜宏.沙格列汀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J].江苏医药,2017,43(06):446-448.

[3]傅敏,杨彬.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6,33(11):768-769.

[4]薄庆,杨冉,闫洪泉.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17-18.

[5]刘倩,王彦,胡三强,等.血清Hcy、CysC联合尿足细胞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7,57(14):65-67.

[6]王蕾.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独立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667-1669.

[7]彭昱,唐灵.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12-614.

[8]王保庆,孙增先.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2):175-176.

[9]黄艳,郭志新,闫旭红,等.替米沙坦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睾丸内质网应激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10):803-807.

[10]胡菊兰,蒋芳,简怡娟,等.替米沙坦联用阿魏酸哌嗪分散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5):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