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与数据库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与数据库设计

刘海

容县杨梅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537500

摘要:现阶段村镇建设用地的实际规划和管理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主要从建设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和数据库的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具体设计活动和实现手段,为全面发挥该项系统的优势,充分有效采集和利用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科学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数据库设计

1.前言

现代经济持续增长,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对于建设用地空间的需求十分迫切。现阶段村镇建设用地过程中利用方式较为粗放,效率较低,布局较为散乱,还存在着违规开发利用的现象,且没有先进配套的公共设施作为支撑,影响村镇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各个地区都在深入开展探索活动,不断采用多种科学手段,全面采集好村镇建设用地的市场信息,并构建专门的信息数据库,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提供良好前提。

2.建设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和数据库的重要性

现实土地工作开展过程中,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运用不够成熟,水平较低,所使用的数据信息采集技术较为落后,需要结合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不断改进和提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效果,使其更好适应到村镇建设用地的市场信息需求,全面控制好各项信息采集内容,便于各级业务管理人员良好查询市场信息,强化数据处理效果。积极构建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构建统一化的数据库系统,工作首要目标在于科学调控好市场运行的相关业务系统数据,重点分析好市场信息数据中的各项内容,建立统一化基准地价评估修正体系和用地市场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完善的技术规范。通过信息采集终端和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稳步开展,可以有效发挥海量分布式多元异构数据规范化处理技术的作用,该项技术能够跨越不同领域、性质、格式和时态,为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提供规范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的数据。具体开展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良好开发相应的智能终端和数据库系统,使其具备丰富的运行功能,如采集信息、规范存储、无线传输以及查询统计等,这样可以为科学有效实施信息管理工作,规划各项村镇建设用地情况,推进村镇现代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支持[1]。

3.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

3.1功能设计

功能是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其会影响到该终端作用的实际发挥水平。信息采集终端构建过程中,主要是划分为智能终端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端两个方面,具体功能设计之中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1信息无线传输

在4G网络的支持下,信息终端实际访问村镇建设用地市场监管平台,重点连接监控远程空间服务接口、SoapWebService接口,而Web服务器端口能够提供多种功能接口,便于信息终端有效实施数据交互工作,便于信息数据上传下达活动的顺利开展,准确传输信息。

3.1.2信息输入与查询

构建完整的村镇建设用地信息终端,要能够发挥浏览器的作用,明确录入业务的功能,针对各项业务指标信息加以充分收集和管理,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加以保存。客户端能够借助多种传感设备,如GPS、摄像机以及触摸屏键等方式,获取到现场真实数据,并将其上传到服务器之中。在充分录入好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之后,想要及时有效查询到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可以按照属性要素的具体要求,结合平台的实际情况,寻找到匹配工作条件的记录信息,而在读取这些已经发布的信息时,通过智能终端客户端即可达到一定目的[2]。

3.1.3数据统计与分析

从不同业务类型的实际属性要素入手,借助于统计图表的形式,针对展示平台中的各项指标信息加以切实有效的管控,提升数据处理和管理效果。在信息终端的作用下,全面推进各项信息统计功能的有效实施,发挥统计图表的优势,能够全面展现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和指标情况,便于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和规划人员加以科学利用。为有效增强各项市场信息数据的运用效果,需要针对已经记录好的各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研究,重点结合好实际属性信息,分析好建设用地方面的相关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3]。

3.2技术实现手段

提升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终端的有效应用水平,需要注重控制好各项建设技术,其中顺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运行数据,合理引进嵌入式技术手段、3S技术手段以及在线与离线模式的切换,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实时全面了解到现实市场信息,并开展各项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工作。设计活动进行中,以Web服务器为重要前提基础,构建专门的地图服务发布和数据交互接口;对于智能采集终端来说,则需要结合iOS和Android系统的收集与电脑,设计出专门的应用软件,在无线通讯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充分的数据信息交互,然后通过GPS手段准确定位到村镇建设用地的具体信息和数据,切实采集好各项信息。在构建信息终端的过程中,采用ATM7021+ATC2603A处理器,可以起到良好效果[4]。

4.数据库系统设计

实际构建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方面的数据库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做好总体层面的设计工作。首先,从多层架构系统入手,促进其形成整体性运行体系,主要包含采集层、业务应用层、基础服务层以及数据层方面,分别控制好多种业务的开展环节,加强信息和数据的存储效果。其次,合理配置好各项硬件设备。为保障数据库系统的合理开发和稳定运行,需要有两台服务器作为支撑,同时还要配置好交换机、防火墙方面的设备;为提升数据库系统的实际计算速度,需要至少设置好1台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再者,开展技术选型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使用当前微软系统,控制好数据库、框架和语言方面的应用效果。最后,以C/S+B/S模式,为数据库系统运行中的主要模式,采用公网、专网运行的方式,促进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健康运作[5]。

第二,控制好数据库系统细节设计活动。为保障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良好运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好科学完善的数据标准规范,以此为重要依据,建设元数据库,提升数据库系统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构建村镇建设用地市场调控政策文件库[6]。其中主要是包含国家政策、市场调控方面的内容,全面涵盖各项文件和规定,为科学调控好村镇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情况提供科学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便于市场调控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着重控制好市场信息数据库。这是整个数据库系统中的重点内容,其需要以实地调研信息为基础,依据基准地价规程,合理划分好产业、配套设施、市场以及财政税务信息数据库,也就是说将与村镇建设用地相关的各项市场信息全面纳入并记录到这些信息数据库系统之中,提升数据信息的集中性和统一性。再者,构建市场交易的历史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建设中,要结合国土资源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由土地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所提供的,尤其是包含国有土地的多种交易类型,给村镇建设用地规划工作提供重要支持[7]。

5.结束语

推进村镇建设用地更为科学有效的开展,需要全面掌握各项土地资源的基础信息,并针对其加以有效管理和利用,尤其是在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方面,需要结合充分的市场信息,盘活村镇建设用地存量土地。建设村镇建设用地市场信息采集终端和数据库,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技术,把握系统建设各项要点。

参考文献:

[1]王瑞.村镇建设用地供需仿真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智能城市,2016(6):12-13.

[2]胡伟光.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3]徐勤政.集体建设用地存量的形成与消纳——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实施研究中的思考[C]//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

[4]张堃.基于GIS的山地城镇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16.

[5]向华,刘伟玲,李雪铭,等.甘井子区新增建设用地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2(1):124-128.

[6]刘静,闫玉玉.建设用地双控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策略转型——以上海为例[J].上海国土资源,2018,39(1):22-26.

[7]胡高,朱景萍,刘懿光.培育发展二级市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土地,2016(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