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探讨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任为强

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056300

【摘要】目的:探讨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切开引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过程中,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临床疗效

肛周脓肿在临床上肛肠外科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主要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和直肠周围脓肿[1],该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方式以是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只有在得到有效的治疗之后,才不会诱发一系列的恶性疾病。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共90例,以其作为分析对象,观察组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现将研究的具体情况和各项数据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共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55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经过临床上的各项检查,患者肛门周围确实存在红肿、、触痛以及波动感等,并且B超证实患者肛门旁边红肿的部分确实为肛周脓肿,一并将患有炎症行的肠病和并发性肿瘤的患者一并排除掉。现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45例中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43±10.5)岁;对照组45例中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5±11.2)岁。经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切开引流根治术治疗,即让患者能够保持折刀位,麻醉的方式主要为腰麻或者是在硬膜外实施麻醉,利益铺巾对患者的会阴部进行常规性消毒,然后采用常规方法将肛周脓肿切开引流[2],对脓肿进行彻底的清洗,待内口关闭后,将碘仿纱条填充进行,在手术后的3到5天内,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治疗,24小时之后拔除碘仿纱条,然后每天利用1:1500的高猛酸钾进行坐浴治疗,直至患者完全康复为止。

观察组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患者的体位和麻醉方式与对照组无疑,当肛门扩展到4指时,用专门的拉钩将肛门拉开,然后仔细观察内部的具体情况;

利用5ml的注射器在肿物波动比较明显的部位将液体抽出来,然后进行一定的药敏试验以及培养脓液;

借助B超保证手术的切口控制在1到3厘米,至少能够容纳一指,以便于将食指深入到脓腔中,然后分离纤维间隔的钝性,彻底清除已经坏死的组织以及脓液,利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脓腔进行适当的清洗[3];

切口比较小的皮肤利用荷包进行缝合,将16号双腔导尿管留置,5ml的气囊注气,在固定缝合时通常会注入一定的甲硝唑注射液,对导尿管液体的颜色以及性质进行动态的监测,在此基础上强化对导尿的有效管理,防止堵塞现象的发生,并且将负压吸引器连接起来以此实现负压引流;

手术完成后还要对患者伤口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通过对药物的定期更换和甲硝唑100ml的点滴冲洗,确保引流导管能够畅通无阻[4],手术后的3到5天内的治疗与对照组无疑。

1.3疗效判定依据

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很顺利的实现痊愈,无并发症不良情况出现;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好转,创面明显缩小;无效:经过治疗,症状完全没有改善,少患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3讨论

肛周脓肿的特点为自行破溃,或者是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一定的肛瘘,其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肛管直肠疾病。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但是传统的切开引流根治术治疗,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且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病理机制相对比较复杂,类型主要有高位肌间脓肿、直肠后和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治疗难度往往比较大,观察组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提供持续的负压引流手术治疗,通过甲硝唑的冲洗能够进行充分的引流,进而能够保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加快闭合的速度,有助于创面的痊愈[5]。经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62.2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过程中,进行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武,张磊昌,钟世彪,何纯刚,江志远,陈利生.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效果[J/OL].广东医学,2015,36(02):033.

[2]崔晓平.切口浮线引流高位置管术根治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2(19):60.

[3]艾燕.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对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66-67.

[4]徐兴伟.多切口浮线引流高位置管术根治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临床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6(12):136-137.

[5]姚健,刘纪锋,王顺和,牛苏剑,王玉,穆云.腔内置管冲洗加负压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06):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