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分析

刘腾飞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康复科201411

摘要:目的:为研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影响,采用数字随机法确立接受护理时间在2017年4月~2019年1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方法:对参与此次实践研究的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性护理,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腰椎功能性、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结果:通过专业化的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总体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对参与实践研究的患者进行术前、完成手术后的2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腰椎功能评分,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身体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有助于患者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推行。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医疗救治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患者腰椎间盘变形,导致神经根出现压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医院正积极探索有效的护理途径,致力于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高康复效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数字随机法确立接受护理时间在2017年4月~2019年1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8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参与此次实践研究的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性护理,其中,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女患者50名,男患者34名,患者的实际年龄为31~66岁,平均年龄为(45.7+2.3)岁。该实验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二)研究方法

对参与此次实践研究的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常规性护理,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腰椎功能性、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期间,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早期康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使用亲切的话语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为患者讲述护理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康复治疗的信心。

2、健康知识宣教

相关的护理人员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定期的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早期康复治疗的优势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2]。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功能训练

为帮助患者在症状减轻的状况下进行有效的体力劳动能力恢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在护腰带的保护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活动。如:背伸锻炼,指导患者患者采用俯卧位,双下肢伸直,双臂放于身体两侧,抬头时上身躯干向背后伸,每组20次,每日3组。后期适量进行调整。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行走训练,坚持在15分钟以上。

4、健康指导

功能训练、站立训练、卧床训练等都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专业的护理人员应以患者具体的身体健康恢复情况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的设定及训练内容的调整,首先,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姿态,指导患者进行站立[3]、行走、坐起、躺卧等动作训练。站立时,将腰部伸直,提臀、收腹;行走时,注意抬头、挺胸。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训练强度的调整,适时活动筋骨,进行功能性的身体训练。同时,为避免患者护理期间出现腰椎功能性损伤,护理人员需教会患者较为省力的动作,并且提前进行热身活动,增强患者脊椎的抗负荷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重腰腿部位的日常保暖,不宜进行长时间的站立。

5、饮食规划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效率的提升,坚持“以患者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1],为患者制定人性化的饮食清单,防止患者在治疗期间食用辛辣、油腻的食品。充分考虑患者需进行卧床静养,极易出现消化不顺畅、肠胃蠕动缓慢、便秘等情况,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纤维等食物,养成饮食清淡的良好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中注意摄取足量的纤维素和钙。

(三)实验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腰椎功能性、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护理满意程度分为较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较满意+满意。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显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接受完康复护理后,其腰腿部位的疼痛状况具有明显好转,且其日常工作以及生活活动恢复正常[5];有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腰腿部位疼痛症状减轻,且可进行适当的活动;无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康复护理后腰腿部位的疼痛状况未有显著好转,且其日常生活中行动受阻。治疗总体效率=显效+有效。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情况以JOA的下腰痛功能定标为准。分数的高低代表功能性恢复状况的优良。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快捷、有效的统计学SPAA22.0软件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专业性处理分析,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组与组之间的计量资料采用X2分布检验;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当P<0.05时,可以认定此结果符合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判断标准。

二、结果

通过专业化的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的共75人,占比89.3%;护理效果为有效的患者共9人,占比10.7%;护理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为0人。患者的总体康复效率较好,通过专业化的护理,8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对护理结果表示较满意的共69人,占比82.1%;对护理结果表示满意的共13人,占比15.5%;对护理结果表示不满意的为2人,占比2.4%。对参与实践研究的患者进行术前、完成手术后的2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腰椎功能评分,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其差异显著(P<0.05)。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

三、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而言,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本次实验中,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身体康复效率,增强患者的韧带力量,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伯锋,王佳衡,刘凯丽,等.阶段性功能训练督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8,23(04):220.

[2]刘和刚.简述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6,14(18):145-146.

[3]李加航.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以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杂志,2018,19(06):558-560.

[4]周浩东.康复训练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术后应用中的疗效[J].中国外科杂志,2016,11(18):166.

[5]曾雪梅.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2018,15(08):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