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互动平台,让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真实发生——以《多彩的分数条》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易加互动平台,让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真实发生——以《多彩的分数条》教学为例

孙莉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215126)

摘要:易加互动平台作为园区智慧教育二期枢纽建设的品牌,在苏州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都有较强的影响力。易加互动平台为实现更高效的师生双向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运用易加互动平台,定能让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真实发生。

关键词:易加互动平台小学数学深度教学

易加互动平台作为园区智慧教育二期枢纽建设的品牌,在苏州乃至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都有较强的影响力。易加互动平台为实现更高效的师生双向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满足“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需求,为探究开放、高效的一对一互动教学模式提供软件平台支持。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运用易加互动平台,定能让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真实发生。本文以《多彩的分数条》为例,简要阐述自己在教学中运用易加互动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一、自主预习,营造更宽广的学习空间

易加互动平台里的微课资源丰富多彩,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微课通过平台里的“课程发布”发送给班级里的孩子,孩子们回家可以随时登录这个平台并自主观看微课。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由地拖动、重复微课,或者在困难处及时向父母求助。这样的自主预习,为学生营造了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自主探究,创设更深刻的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主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多彩的分数条》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丰富对简单分数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数感,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适时的检验,了解学生的学情。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就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情况进行教学。”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易加互动平台的课堂检测板块,将提前编辑好的选择题“1里面有()个二分之一、()个四分之一、()个八分之一、()个十六分之一”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平板上接收题目并开始自主完成,然后再提交到平台,因为我之前设置了正确答案,所以平台可以帮我自动批阅,“正确率”的呈现让我清晰地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挑选错误较多的题目再进行全班讲解、分析。

(二)适合的问题,经历游戏的过程。

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因此,注重实践活动课的问题性成为了课堂设计的灵魂。怎样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由学生的问题引领课堂,并让其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探索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抢1游戏”,我们只要把握住游戏规则中最难理解的部分,将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告诉学生这个游戏的玩法,在规则解读完毕后追问:读懂了吗?有问题吗?此时学生在没有经历活动的情况下对困难的想象力是很小的,有预见的,共鸣也不突出。所以只有学生在消化理解后,通过活动后,才会真正遇到障碍(也就是后来出现的“铺不下”的情况),为了比出结果就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需要。这样一来,随机事件随时可能成为共性需求,学生自己就从活动中进行探索与感悟,而这种经验的获得还能在“清0游戏”中“不够拿”的情况下得以迁移和传承,这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的最好运用。

(三)适切的体验,累积活动的经验。

为了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经历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课中为学生提供了多次游戏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抢1游戏”“清0游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1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的关系,以及这些分数之间内在的特殊联系。两大主游戏环节,都以游戏规则解读和调整为基石,让学生在充分的小组互动中观察思考、积累经验、交流体会,启发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为学生后续的数学活动累积丰富的活动经验,真正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激发创造数学的潜能。同时,在“抢1游戏”中,为了调动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我引导每个组的组长将小组里活动的典型过程利用平板进行拍照,并上传至平台,在交流环节,组长结合着上传的照片在全班交流活动的过程、结论和感悟,这样的“汇报”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形象的依据、更沉着的底气。接着,在学生经历了“清0游戏”之后,为了考察学生的活动成效,我又将提前编辑好的选择题“二分之一里面有()个四分之一、四分之一里面有()个八分之一、八分之一里面有()个十六分之一”发送给学生,学生继续按照课始的步骤完成检测作业。

(四)适度的感悟,落实数感的习得。

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学生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来得到培养的,而是建立在感悟基础之上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和体验得到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一开始通过折叠和剪分数条,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里面有2个二分之一、4个四分之一、8个八分之一、16个十六分之一,把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进行初步的抽象,然后通过“抢1游戏”的活动,使学生继续加深认识了几个不同分数和“1”的内在联系,随后的“清0游戏”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与分数之间关系的再认识,特别是对于“二分之一里面有()个四分之一、二分之一里面有()个八分之一、二分之一里面有()个十六分之一、四分之一里面有()个八分之一、四分之一里面有()个十六分之一、八分之一里面有()个十六分之一”这些分数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体验、感悟中深化数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升华数感。

三、自由想象,构建更丰盈的学习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早指出: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的两个大型探究活动“抢1游戏”“清0游戏”,在这两个环节,学生小组内合理分工、配合默契。最后,我通过易加互动的平台给每一位学生的平板上发布了一张“分数墙”,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构建更完整的认知结构“1与()分之一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如果让你创设游戏,你打算利用哪些分数展开,学生在想象、交流中进一步体现出对游戏活动深刻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一种辩证视角,真正彰显出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动手操作探究问题,合作讨论思考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彰显了个性,发展了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