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改革“三步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小学作文改革“三步法”初探

蔡芬

蔡芬(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烟溪乡钟凤小学四川通江636700)

摘要:小学生作文难,难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的兴趣。本文主要论述笔者大胆开展尝试小学生作文改革“三步法”,燃起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开发智能等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功效,通过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改革“三步法”;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4-026-01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笔者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一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二是多年来,比较流行的写作方法是:老师在作文课堂命题,学生在两节作文课内写好上交,然后老师批改,改完后在班上讲评,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笔者认为多年来,比较流行的写作方法不科学,这样教,这样学,老师一方面勤勤恳恳,辛辛苦苦的教、批、讲,可是学生这边都是写起来难,听起烦,长进甚微。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教育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笔者是一名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小学生写作的改革,一直思考如何培养并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何改变作文课学生写作时抓耳挠腮、一副无从下手的表情,下笔时“没内容写”、“不会写”“怕写”的这种状况?如何改变学生作文的内容空洞、思路单一、缺乏生命力?几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对传统流行的教法做了改革,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写前指导采用“众议法”,即课堂上向学生出事题目或给予材料,引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让学生专心思考和联想,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如何写好此文的见解。通常让学生谈论的问题主要有:体裁形势,确定中心、重点,取材范围,利益角度,组织结构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其乐于作文。“众议法”能让学生思路开阔、放开手脚,能激发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各抒己见,好处有:一是传统方法束缚学生手脚,此法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和独创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二是能使学生之间发挥互补作用,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三是有效克服学生惰于动脑,贪于从老师那里“拿来”的做法。这动笔前的议论,对学生每次作文的成功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步,“速成法”即在大家议论的基础上,每个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本次作文。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做事的责任感和时间紧迫感;二是能使学生懂得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写作时才有话可写,一气呵成;三是能激趣学生感悟“作品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品的故乡”,懂得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写作的内容;三是能更好地利用学生的集中思维去确保文章的质量,并适应考试的需要;四是抓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增强写好文章的信心。

第三步,“听读评改法”与示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习作的评改和交流以及修改过程中的合作。”笔者对此的具体方法是:老师对该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和主旨做讲解,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激发学生打开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请几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朗读后,请该同学谈一下,他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怎么想的,在语言和整篇布局上哪方面是成功的,哪些还有待完善?然后,请全班同学对该同学的作文进行分析和综合讲评,最后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全班同学的作文共同存在的问题就会一目了然。这样的好处:既改了“文”,又改了“人”,既锻炼了学生的“读”“说”“听”的能力,又可以集思广益,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广泛的、多层次的信息交换,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在大家评讲和讨论的过程中,彼此启发,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防止了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又杜绝了学生抄袭别人作文的现象,而且还打破常规,减轻了语文老师的批改负担。学生通过“听读评改法”的训练,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获得矫正的信息,在改进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依靠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由于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作文,每次习作,笔者均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的作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笔者的写作水平对学生已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并燃起写作兴趣。

总之,小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审题、选材、表述的过程。小学生作文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书面语言写话练习。一篇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改革“三步法”,让学生一再写作中亲自“参政”、“议论”,比“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好得多,它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开发智能等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功效。俗话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笔者通过几年尝试,本人所带的语文课和学生的作文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