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曹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曹梅

曹梅

郑州颐和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按分层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实施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其病情快速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升治疗安全性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心血管疾病,其起病急,病程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上对于该病多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报道显示,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2]。为此,本研究提出采用循证护理,并于我院实际开展实验,探讨该护理方法的效果,现有如下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按分层随机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55.63±4.17)岁;研究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46~73岁,平均(56.08±4.60)岁,患者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其内容包括循证分析,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具体操作为:

(1)循证分析:建立以护士长为首的询证分析小组,确立循证问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在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查询相关文献,结合患者情况拟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

(2)心理护理:由于病情起病急,患者承受剧痛的同时会面临陌生环境、角色转换的不适应,其常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根据循证收集的资料会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神疾病的信心,避免负性情绪促使病情恶化。

(3)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将采集的资料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给患者,内容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措施、饮食方案、运动方案等,帮助其提高病情认知,主动配合治疗。

(4)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指导其运用深呼吸镇痛法、注意力转移法、冥想法缓解疼痛,若疼痛症状严重,可视情况给予药物,并给予心电监护,检测其心理、血压等指标,确认无突发情况发生。

(5)并发症护理:严密检测患者心率变化,若发生异常,护理人员需及时报告医生,倾听患者主诉,及早发现异常状态。输液速度需严格控制,若有必要可使用微量泵泵入液体,时刻记录出入液体量。

1.3研究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时运用自拟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评价标准:①非常满意:分值≥90;②满意:分值介于60-89分之间;③不满意:分值<60分;④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患者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IBMSPSSStatistics21.0软件分析,分别以“%”、“”表示,x2、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过劳、暴饮暴食、情绪过激、吸烟酗酒等因素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典型胸痛,伴随有发热、恶性、呕吐等症状,对其生活和健康影响严重。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卫生问题。临床上对该病多采用药物及手术治疗,但要想提高其临床效果,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工作。

常规护理是通过患者临床表现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该病病情复杂,患者术后往往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其负性情绪较大,会对预后质量造成阻碍,而常规护理只注重基础护理,对于上述问题不够重视,导致其护理效果不够理想[3]。

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观念,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其得到了有效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报道逐渐增多[4]。循证护理的核心理念是循证医学,其是通过集合大量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提取与患者相关的资料,再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的患者相比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并发症发挥预防作用,保障治疗安全性,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在临床上是具有推广与借鉴意义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春苗.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8):13362-13363.

[2]曲威威.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7):225-225.

[3]管菜英,蔡小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272-273.

[4]张玲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