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张丽

贵州毕节地区民族中学张丽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中也强调师生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师控制下的“一问一答”。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负担重,压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库。只有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无尽的潜能才能被挖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出应有的潜能呢?在教学《我为什么而活着》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进行了尝试。

一、案例背景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语言流畅简洁,文意通俗易懂,因此在教材分析上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然而本文文题容易引起读者思考和共鸣,考虑应及时抓住学生胸中有言欲吐为快的特点,于是设计本课教学为探究式(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

二、案例描述

师:尼采在《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一书中叩问: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大师用自己的哲学思想为我们做了明确的解答,即洞悉人性的真相、明了道德的谱系、明晰是非善恶、做一个超越自我的人。其中自然有惊世骇俗的狂妄智言,也有心平气和专属于师者的教诲。

对于这一问题,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苏格拉底则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思索、探讨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

请以前后左右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采访交流。原则是要实话实话,不要因自己的回答可能被别人笑话而改变初衷,也不要去琢磨怎样的回答可能赢得掌声,一切出自内心,好吗?

(学生积极热烈讨论,老师巡视,或倾听或参与)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请大家各抒己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最勇敢的哦!

生1:我为了梦想而活着。

师: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吗?

生1: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拥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生齐鼓掌)

师:你很有激情,而且勇气可嘉!下一位!

生2:(害羞状)我是为吃饭而活着。(众笑,掌声)因为如果饭都吃不上,那你还有什么能量去做其他事呢?

师:话丑理正确。人吃饭为了活着,这是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反过来,人不应只为吃饭而活着,人应该有更崇高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生2:我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师:听起来很有哲理,能具体说说吗?

生2:每个人的出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好好活下去。任何人都不能选择出生,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活下去。

生3:(迫不及待)人活着,有很多意义。就像许三多说的那样,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要好好的活着。

生4:(激动)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即使明天将要迈向死亡,为了现在还活着,我们还要微笑着面对。

生5:有一个故事说每个人都是天堂遗漏的天使,所以,我是在为寻找失去的那双使我能飞翔的翅膀而活。(掌声热烈)

师:太有诗意了。大家想想,那双翅膀是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追求、勇气、梦想、信念......

师: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生6:(忧郁、深沉)我为死亡而活着,为离开而活着。(众起哄)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独特,我们给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时间,好吗?

生6:刚才有同学不是说过“即使明天将要迈向死亡,为了现在还活着,我们要微笑着面对”吗?我认为,人一出生,实际上就直接面对着死亡。死亡是必然,是终结,我们没有办法逃避。所以,明白这一点,我们活着才有压力,也有动力。(热烈掌声)

师:你的思考对我很有启发。有死做参照,生尤其可贵,活得必然更加精彩。好,下一位。

生7:我为自己而活。虽然人们常说:没有我地球照样转,但我想要因为我的存在,地球转得更精彩(赞叹声)

师:这样的自信这样的勇敢,有锐气,欣赏!也许,每个人在宇宙面前,都是那么渺小,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大海里的一滴水,自然界一个小小的喷嚏都足以毁灭很多人,就像这次日本海啸一样,很多时候,生命实在脆弱。但是,大千世界,每个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

生8:我们应该为父母而活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付出毕生的心血,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父母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会让儿女受一点委屈。所以,我活着一半为自己,一半为父母。(肃然,之后掌声)

师:谢谢这位同学的发言,能体验到这种亲情,是幸福的事。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要感激父母,要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

生9:我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而活。如果我死了,爱我的人会伤心;如果我死了,就不能爱我所爱的人。(笑声、掌声)

师:你的话很经典。爱我的人,我爱的人,概括了世间哪些最珍贵的情感呢?

生9:(出乎意料的大声)爱情、亲情、友情。

师:是啊,“爱”,多么美丽温暖的字眼儿!只要有爱,就值得我们去歌唱;只要有爱,就值得活在这世上。

生10:我是为理想而活着。有梦才有远方,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梦是永恒的微笑,它使我的双眼更加清澈,使我的眼神更加坚定。(掌声雷动)

师:还有什么比拥有梦想更幸福呢!有梦想就有未来!

师:(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大家分享了彼此的想法。归纳起来,大家活着的理由大致如下:一是为了生存而活着。人,作为生命形式中的一种,也如植物动物一样,首先维持机体,保全生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活着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正如莫里哀所说“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杰克•伦敦认为,人的正当作用是生活,而不是生存。古语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因此,大家活着的第二个理由是情感——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们如一盏盏明灯,驱走了黑暗,照亮了前程,让我们体验到喜悦和温暖。当然,人活着的更高的境界,乃是超越自我利益,把目光投注到更广阔的范围,这样的人生目标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信仰。今天大家都没有谈及,但是,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大家想想有哪些人?

生:(七嘴八舌)屈原、杜甫、谭嗣同、周恩来......

师:是啊,正是有了那些为崇高的信仰而奋斗的人,人类才更有希望。他们的活,也因此而更有价值。卢梭说“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爱默生说“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希望大家从今天的探讨中得到一点启发,进而认真思考如何在短暂的一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下面,我们来看看西方哲人罗素是如何思考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先认识一下罗素。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他在将近100年的生涯里,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极大的建树。他一生写过70多部专著,给人类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罗素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案例反思

上完《我为什么而活着》,我陷入了沉思,原先总是担心学生无话可说或说得不好。在学生还没思考好的情况下,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而一股脑儿都告诉了学生。现在发现,学生有无数的想法,有独到的见解,只要教师给他们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就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给我一片天空,我就能飞起来。”我们往往急于想看到学生的飞,却忽略了学生思考需要时间与空间。于是语文课上得像跑步,而忽略了路边美妙的风景。其实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边走边看,“胜似闲庭信步”般获得惊人的发现。

1.让学生明白“我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教师的教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教师的任务不重在教会学生理解某一篇作品,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他们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对作品理解的重要性是不能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学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从而在感受、领悟中学会鉴赏与创造。

2.让学生发现“我有发挥的空间”

自主学习空间是指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景,目的是依据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交流对文本的见解,比如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任何人都有话可说。再次,宽松、和谐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宽容学生的不成熟、不完美,我们要相信每一位学生,不必怕他们会偏离正确理解的轨道。如果偏了,那就是老师“出马”的时候了。

3.让学生得到“我应有的评价”。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精彩的发言给予最大的鼓励,对理解不是很到位或观点出错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探索,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果一味的宽容,学生无法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而长此以往,结果可想而知,他总是自以为是,总希望别人来宽容迎合他。

最后,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足够自由的“想”和“说”的空间。我们的课堂,就是任由学生放飞他们思想的蓝天,任由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更不要束缚自己的思想,再传统的课文,总能找到新颖的角度,上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