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文子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公路设计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文子强

文子强

贵州天地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贵州省铜仁市554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越来越蓬勃的发展起来,但是我国目前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是:公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我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和次数在不断的增长,大家普遍都会认为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是人为的技术失误或疏忽、或者是汽车故障等的问题,殊不知,有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公路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公路设计的不合理而引发交通事故,这些案例表明了公路设计的各个因素对公路交通安全有很高的重要性。主要对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进行了研究与阐明。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因素

引言

我国的公路设计在几年前已经步入正轨,并朝着先进的方向前进,公路的设计思路有很多,公路的设计种类也有很多,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公路的设计工作,都不得不考虑其安全性,并且必须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只有将公路设计得更加安全,才能发挥出公路的其他效用,影响公路的交通安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对这些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保障公路的安全的想法。

1、公路设计对交通道路安全的影响因素

1.1公路设计中的平面线形因素和纵面线形因素。

目前我国公路的不断建设与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等级和路况越来越好,运行的速度和效率越来越快,行驶在公路上的社会车辆越来越多,但是这样的发展状况就导致了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状。在对这些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总结的时候,公路的设计的原因占了很大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公路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相关的安全因素。第一个交通安全因素就是公路设计中的平面线形因素和纵面线形因素。平面线形设置的合理性、驾驶员的心理、视觉和习惯,这些都与交通事故有着密切的联系,平面线形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在当道路的与交通状态良好的时候,驾驶员通常会以大于计算的车速进行行驶,这是因为在长直线,或是线形较好的路段,驾驶员难以将车速控制到设计的车速以内,一般的行驶车速要比设计车速要高。所以,这样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在连接长直线的曲线段不可以采用最小圆曲线半径,从地形条件好的路段进入到地形条件较差的路段时,曲线的技术指标应该是逐渐过渡的,防止突然的变化的设计。因为公路的线形是在已有的自然环境下的基础上进行考虑的,所以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与自然的地形相协调,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修建公路而破环沿线的生态环境的问题。道路的纵面线形因素不仅决定着视距,而且还决定着汽车的动力性能的发挥,在大多数的长、陡坡的地段都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

1.2平地交叉公路口设计

在公路中的多岔口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意外的概率较大,这是由于在这一类型的公路上,汽车数量众多,彼此行驶方向,车速不定。同时路口的距离较短,往往不会有较多的反应时间,加上驾驶人的心态、心理、精神等,极易发生交通意外。

1.3视野和视距

在驾车过程中,能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的主要有视野范围和视线距离,良好的视野距离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首要条件。良好的视距能帮助驾驶人进行正确的操作,同时及时预防出现意外能够给出必要的反应时间。

2、对公路设计中安全因素考虑时的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2.1公路的安全可靠性。

在对公路设计的安全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之后,对公路本身的安全可靠性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公路的强度和持久度,还有稳定性。另外,在公路两边也要做好防护栏等的保护措施,并且,防护栏的安装要充分的考虑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公路道路的防护栏绝对要质量过关,绝对不能以次充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公路的防护栏不重要,而事实是很多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失控时,都会撞上路边的防护装置,如果没有这道防护装置,或是防护装置的质量不过关的话,车辆在失控时因为没有办法把控方向而不停的乱窜,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施工建设时,一定要使用高度和强度好的防撞栏杆。另外,公路的照明设计也是公路安全设计当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车辆在夜间行驶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是依靠车辆自身的照明系统的灯光,道路的照明也同样的重要。

2.2交叉口的处置方案

一般而言,平地公路的线路交叉口尽可能放置在长直线路。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地域条件,也需要放置在较为平缓的平地弯道曲线上,弯道曲线不宜过小,不能小于最小圆半径。同时平纵线路的交叉口设置也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公路交叉口与线路出口重合或者相近,同时陡坡下坡路段也需要注意,避免较大车流量的出现和交汇。再者,在处理乡村公路时,减少公路的交汇往往能取到良好的成效。由于农村公路上经过的人数众多,同时车辆也比较混乱,如果公路交叉口过多,不仅不利于车辆的通行,造成交通拥塞;还会由于不时经过的村民造成交通意外,这一点尤其重要。对于两条相交公路的相交角度,一般以大于54°为宜。角度尽可能大,这是为了方便附近车辆的通行和转弯掉头。

2.3平纵组合设计

对于平、纵断面线形的组合设计来说,原则为宜相互对应、均衡。首先是长直线不宜与陡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再者是长的平曲线内不宜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短的平曲线不宜与短的竖曲线组合;然后是直线上的纵断面线形要防止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使驾驶员视线中断的线形。再是曲线段加宽值应该与交通组成最大车辆相适应;最后是曲线内侧加宽不应太长,以防止部分驾驶员利用超宽的路面部分当超车道或行车道,鉴于此,公路上的线要适度并且规范,其为的就是要在驾驶者的心理和视觉上给予辅助,给行车安全做好全方位的考虑。在直线路段的凹形纵断面路段上,驾驶员位于下坡段看对面的上坡段,特别容易产生错觉,就上坡度比实际的坡度要大很多;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急转弯的平曲线;在平曲线内假如纵断面反复凹凸,就形成只能看见脚下和前面,而看不见中间凹陷的局势,因而也很容易使交通事故的不幸发生。

2.4优化设计,开阔视线距离

视野和视距是行车中驾驶人最为头疼的问题,因此公路设计一定要保证驾驶视线,其主要出现在停车、超车和公路超车时。同时,设置弯曲公路和交叉公路口时,一定要使驾驶人能获得开阔的视野,良好的视距,公路中应尽量减少障碍物,尽可能避免出现视野盲区。视野盲区不仅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力,同时也会缩短出现意外时的反应时间。一般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这种状况常见于小公路口和公路主干道的交叉处,与此相关的还有弯曲公路,在此类公路行驶时,驾驶人为获得更大视野,往往会将车辆行驶至路中心或者是对向车道,不仅违反交通规则,影响交通状况,一旦发生意外,极可能引起连锁事故。

2.5平面线形设计

在进行平面线形的设计环节时,要注意将公路融入到周围的景观与环境中,使公路与所在的地势相互适应。其直线区域不宜过长,要在一段直线区域后加入弯道的设计,因为如果直线区域过长,就会减轻车辆使用者的行车谨慎程度,可以通过弯道与直道混合来使其在驾驶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精神集中度,在进行弯道设计时,要注意弯道的曲线半径要比公路设计规范中的设计半径的最小一般值大,但是也不应当过大,最好控制在10000米左右,要注意直线公路与曲线公路之间的衔接,直线公路的设计工程耗时短,花费的公路成本低,使得设计人员更愿意设计直线公路,但是必须与曲线公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证其整体的协调性以及车辆使用者的安全。

2.6纵断面线形设计

公路的纵断面设计是一项前提设计的前提条件,会影响到公路后续的视距设计,即使是在公路上的使用中也发挥着作用,能够使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发挥出其最佳动力性能,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纵向坡面的设计工作,公路的路面比较平坦,但是受到地势的影响,有时会有一些坡面设计要求,必须重视这些坡面设计,保证其长度在一个安全、合理的范围中,具体的设计注意事项可以参考我国对于公路设计的相关规范,一些纵向坡面没有设计好的公路就会出现影响车辆的机动性,上坡时,车辆爬坡困难,下坡方向时,车辆又会产生较大的缓冲作用,引起交通安全隐患。我国对于级别不同的车辆的坡度设计都有具体的设计要求,公路设计人员要注意公路的细节设计。

3、结语

公路设计并不是单一环节的设计活动,多种多样的环节相互交织构成了整个体系。而且公路设计的合理与否与交通意外的发生率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关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生命安全。交通信号清晰可见、公路结构合理牢固,公路线路设计合理有序,井然有条,如果这些环节能够优化配置,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一定会有明显的降低。尽管不能完全防止意外的出现,但是重视公路设计和组合一定能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参考文献:

[1]田秀娟.城市交通安全问题预警体系探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4):93.

[2]程茗,黄新民.我国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