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地震技术进展简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时移地震技术进展简述

宋勇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宋勇

摘要:时移地震(四维地震)是利用不同时间采集的地震资料之间的差异来检测由于油气田的开发而导致的地下流体场、压力场和储层物性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指导油气田的管理和开发调整,以达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一项技术。

关键字:时移地震;进展时移地震技术进展时移地震(四维地震)是近几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前缘地震勘探探技术,它是指在一个地区不同时间重复进行地震勘探工作,以能够监测出地下油藏由于生产而引起的油气水饱和度变化的地震响应,从而确定剩余油气的变化和分布,为及时调整注采方案,优化油田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油成本和提高采收率。

时移地震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以来,经历了若干个过程。在80年代初期,比较强调检波器几何位置的绝对重复。为达此目的,检波器甚至被埋于水泥块中,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常导致检波器损毁,使得这种采集方式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导致此技术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任何发展。

进入90年代,三维地震技术逐步发展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相当多的地区重复采集了不同时间的三维地震资料。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去解决油藏工程中感兴趣的问题成为专家们关注的焦点。在此阶段,工业界开发了许多的处理分析和解释技术,并对采集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进入21世纪后,在工业界提出了E-Field概念,即在油藏开发的初期,就将检波器安装于与油藏对应的地表和井中,并在不同的时间,在相应的位置进行地震激发,这样就形成了真正的四维地震数据。如果对油藏进行全开发过程的监测,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最适宜的。虽然并不一定在所有的油田都可以实施此技术,但它确实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时移地震是目前油气田开发中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种地震方法。壳牌(shell)和英国石油公司(BP)的专家们认为时移地震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会使得油气田的采收率提高15%左右。与此同时,许多国内的物探专家学者都对时移地震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众多油田进行了先导试验。

参考文献:[1]薛涛.时移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区块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8.[2]易维启,李明,云美厚.时移地震方法概论[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23[3]陈小宏,易维启.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研究[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1):1-6.[4]李添才.海上时移地震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作者简介:宋勇(1988.12-),男,陕西西安人,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勘探地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