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研究电化学发光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钟家异

钟家异(富川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富川542700)

【摘要】目的:研究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对诊断乙肝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316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158例,观察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法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操作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与试剂盒说明进行。结果:ECLIA检测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的为158例,ELISA检测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的为17例,两组HBsAg、抗-HBs、HBeAg、抗-HBe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抗-HB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CLIA法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具有灵敏性、操作简单、自动化、快速,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乙肝标志物电化学发光ELISA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150-02

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操作简单、自动化、快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项分析领域,为解决各类重大问题发挥显著作用。ECLIA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灵敏度为1pmol,超过了RIA水平。目前大部分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试剂盒一般采用一步法来提高检测速度,所以HBsAg等标志物由于抗原浓度过高发生钩状效应,导致假阴性出现,如果采用二步法,检测时间久并且当浓度较低时,灵敏度欠佳导致漏检[1]。本院采用特异性与灵敏性较高的ECLIA法定量对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对乙肝患者病情诊断、分析提供了准确的临床数据,有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确诊的乙肝患者3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8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6例,年龄4-68岁,平均年龄36±5.8岁,对照组158例,其中男性111例,女性47例,年龄5-69岁,平均年龄35±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相互可比。患者均在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进行检测。

1.2方法观察组采用ECLIA法进行检测,仪器为MAGLUMI1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试剂为配套试剂,操作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与试剂盒说明进行。对照组采用ELISA法,仪器为雷杜RaytoRT-2100C酶标仪,试剂为配套试剂,操作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与试剂盒说明进行。

1.3判定标准HBsAg、HBeAgCOI≥1为阳性,<1为阴性;抗-HBs<10IU/L为阴性,≥10IU/L为阳性性;抗-HBe、抗-HBcCOI>1为阴性,≤1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t检验,计量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ECLIA和ELISA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1,ECLIA检测抗原抗体同时阳性的为158例(1-6组),ELISA检测HBsAg与抗-HBs,或HBeAg、抗-HBe同时阳性的为17例(1-6组),7~10组141例为常见模式。

表1两组患者血清ECLIA和ELISA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2,两组HBsAg比较χ2=5.897,p<0.05,两组抗-HBs比较χ2=21.854,p<0.05,两组HBeAg比较χ2=18.217,p<0.05,两组抗-HBe比较χ2=12.359,p<0.05,均有显著差异性,两组抗-HBc比较χ2=0,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结果(例,%)

3讨论

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诊断乙肝的重要依据,本院两组患者采用ECLIA与ELISA进行测定,结果有明显差异,ECLIA检测158例患者为抗原抗体同时阳性,ELISA法为常规方法测定乙肝标志物,结果为为HBsAg与抗-HBs,或HBeAg、抗-HBe同时阳性患者17例,为不常见模式,但采用ECLIA法测定,比较常见这种结果。导致灵敏度的差异可能是方法学不同引起。血清中存在的不同模式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正处于急性感染康复期,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复合物正在形成,两种不同亚型感染同时存在或病毒株变异。随着方法学灵敏性不断发展,ECLIA定量检测将不会出现ELISA法定性检测的不常见模式[2]。

ECLIA法测定血清抗-HBs对接种乙肝疫苗有重要作用,ELISA法不能完全对已接种乙肝疫苗的正常人群测定出抗-HBs。相关资料显示,ELISA法检测抗-HBs浓度<34.78IU/L标本时,可能发生漏检,在接种疫苗后会被误认为没有产生抗体,但是ECLIA法不会发生漏检,可检测出抗体存在。接种疫苗后动态观察指标浓度,抗-HBs浓度>10IU/L时,对乙肝病毒感染有保护功能[3]。

由上文可见,ECLIA检测158例患者HBsAg阳性检出158例,ELISA法阳性检出149例,可见9例为阴性,存在漏诊情况,对此问题需重视。所以凭ELISA单独检测是不够的,需采用ECLIA灵敏性高的方法来检测,可提高检出率。ECLIA法的工作效率高于ELISA法,单独标本也可随到随检[4]。总之,检测乙肝标志物ECLIA法优于ELISA法,其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密度精确等优点,对临床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竑,王金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临床应用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05).94-98.

[2]马红霞,周运恒,杨蔺,吕红根,范列英.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HBsAg结果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2010,(06).57-58.

[3]李志方,林敏,黄思聪.血清HBV-DNA载量与转氨酶值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7).51-52.

[4]蔡胜华.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0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