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李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李斌

李斌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技术要点

1引言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工程是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路基路面平整度、稳定性方面的控制不容忽视。因此,对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要点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与施工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整体发展与繁荣。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2.1湿土质压实

土质路基路面压实期间,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公路施工中压实标准,确保各项操作的合理性,严格依据公路工程施工图纸中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数据进行施工,完成对路基的有效压实。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压实软土期间,应当比普通土质压实度降低2.5%左右,通过该方式可以降低软土层的天然稠度,降低压实度,并且在该过程中,应当积极应用轻型压实标准。改善填料性质时,可以将生石灰加入到填料中,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完成相应的加固操作。

2.2黄土地质压实

对土地中的水分进行有效的固结和扩散,通过该方式增加换土地质密度,对黄土进行加固,从而确保最重的压实效果能够达到最佳。在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特别注意的是,应当将黄土土质压实次数控制在28次,确保压实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2.3横坡路基处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横坡,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对这些横坡进行处理。例如,对于路基横面坡度为1:5时,路基施工期间,应当及时的采用防渗墙,完成相应的安全防护作业,可以采用浆砌片完成相应的防护作用。若衡面坡度为2:2.5,在具体施工中,作业人员应当设置一个2.5m的台阶,开挖前覆盖好基底面,在该过程中,若覆盖面太薄,要先将覆盖层清除吊,再完成对地基的防护。如果衡面坡度超过了1:2.5,要先检测地基底及下层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基底的实际抗滑动系数大于设计值,只有达到该要求后,才可以对路基进行处理。

3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

3.1摊铺

根据工程拌和设备的具体产量以及现场施工摊铺厚度、宽度设定现场运行摊铺机速度。可以预先设定缓慢、均匀作为标准,现场不得任意改变摊铺速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沥青路面摊铺不需要进行整修,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挥,应该遵照相应标准规范进行找补、替换工作,针对存在缺陷、问题较多的区段进行铲除,以便更好提升摊铺质量。摊铺用钢丝直径、拉力要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间隔距离一定要设置相应钢丝支架,同时在摊铺机左侧架设钢丝、上部安装横坡仪,摊铺机后部左侧架设钢丝并在已经铺设完成的部分进行滑走。

3.2路面碾压

3.2.1初次碾压

对于沥青路面的初次碾压,要保证沥青材料的摊铺的平整度,保证碾压之后的沥青路面密实度,从而提高沥青路面承载能力,为此还需要对工程施工技术加以优化,可以通过路面有效压实的方式,来保证公路工程摊铺层的迅速冷却。某公路工程在路面碾压时,初次碾压选用了驱动型压路机,该设备可以充分降低材料重量,保证设备的推移效率。但在实际的碾压推移时,要注意控制好碾压温度,需将碾压温度控制在125~145℃之间,如果碾压温度较低,则需提升碾压温度,可以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升温,再进行碾压施工。当碾压到路面边缘时,要控制压路机运行速度,可以采用洒水的方式,避免压路机碾压轮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碾压时如路面出现横向裂纹,需要分析并找出裂纹成因,并加以修整及控制。

3.2.2重复碾压与最终碾压

沥青路面的重复碾压需要在完成初次碾压之后进行,控制好重复碾压温度,一般在120~130℃左右,基于公路路面试压能力,确定碾压次数,一般重复碾压次数要保证至少五遍,以确保公路路面压实度与稳定度。最终碾压的目的是消除初次碾压及重复碾压所造成的痕迹与缺陷,并进一步提高路面材料的密实度,保证路面质量及承载力。为此,选用的压路机刚轮重量为6~10t,静止碾压路面,并控制好碾压温度,可以在9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2次以上的碾压。

3.3压实与接缝

合理控制沥青混合料配比和后续压实度能够有效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若只考虑混合料配比,不能充分压实,会降低沥青路面功能性,而沥青路面压实能够有效减少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出现缝隙,提升路面密实度,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纵向施工缝,需要利用2台摊铺机同时进行作业,通过梯队联合摊铺的纵向接缝应在已摊铺的混合料部位预留一定宽度位置不做压实,由于存在一定摊铺层重叠,可以以热接缝形式做跨缝碾压,以便消除纵向施工缝;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横向施工缝,可以使用平接缝用直尺从纵向延伸部分在摊铺段端部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落位置进行裂缝处理,使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在摊铺过程中,要将接缝处的杂物、粉尘清理干净,再涂刷沥青,使用摊铺机熨平板从接缝后摊铺,碾压时使用钢轮压路机做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以便处理横向施工缝。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路基路面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的施工环节,而公路建设事业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交通业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应不断强化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庆军.试论市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7,07:87~88.

[2]左志华.浅谈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5~16.

[3]庄兴杰.市政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和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05):211+217.

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广辉

江苏淮航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通常来讲,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与建设的过程当中,通常会因为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从而增加施工过程当中的难度,特别针对地基施工,为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进行实施有效且及时的处理手段。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较为实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手段,在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对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强夯地基;软基处理

引言

强夯法即利用重锤对土体展开动力性夯击,实现地基土的强制压密性,以降低土体的压缩性,实现土体强度的增强。这种加固方法比较适合于颗粒粒径较大的粗颗粒土,对于饱和性的粉土质不具备良好的加固作用。强夯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通过对重锤的利用,可以实现地基土层的有效性加固与固结,又称之为动力固结法。通过对起吊设备的利用,将重锤提升到指定高度,使重锤自由落体,依靠重锤所产生的冲击波,有利于地基土层的夯实。针对非饱和性的粘性土地基,需要进行连续夯击法的应用,这需要根据工程状况,展开科学性的现场试验。强夯法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法,其发展基础为重锤夯实法。

1强夯法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

在强夯法应用中,需要进行施工场地的清理及平整,针对公路施工状况,进行第一遍夯点位置的标出及明确,进行场地高程的测量,将夯锤、起重机置于夯点位置处,这需要进行夯前锤顶高程的测量,将夯锤吊到指定高度,进行脱钩装置的开启,确保夯锤的自由落体。在锤顶高程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夯锤歪斜问题,需要及时将坑底整平,按照工程标准,进行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的确定,做好夯点的夯击工作,然后更换夯点,进行全部夯点的夯击。

在公路路基强夯过程中,有些局部地基没有达到指定要求,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没有达到工程要求的影响深度。主要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①土质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土层下部存在砂卵石夹层,导致有些夯击未被吸收。在夯击过程中,遇到不成片的沙砾石,导致达不到指定的夯实深度。②夯击的遍数、击数不够,夯击冲击力较小。③夯击压力过大,导致地基土产生巨大的流动,土体出现破坏问题。④夯击点过密问题,在土层浅处叠加容易产生硬层,不利于夯击能力的正常传递。⑤在夯击过程中,夯击遍数间的间隔时间不够,不利于夯实强度的提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做好强夯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地质状况的分析,及时清除障碍物,进行锤重状况、夯击遍数、夯击间距等强夯参数的分析,做好强夯前的试夯、测试等工作,在两遍强夯间需要间隔一定的时间,有些无水土层需要间隔2天,有些冲击土、粘土需要间隔3周。如果缺乏足够的影响深度,需要进行夯击遍数的增加,进行锤击功的调整,实现锤击功的增大,提升土的整体密度。

2公路工程施工中强夯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要点

2.1设备选择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夯锤的恰当性选择,这需要进行锤底静压力状况的分析,将锤底静压力控制在25~40kPa的范围内。点夯夯锤需要选择圆柱形铸铁夯锤,锤上要有气孔,锤重需12吨。满夯夯锤需要选择圆台形夯锤,该锤设有七个排气孔,有利于降低起锤时的吸附力,有利于夯击时空气的排出。起重机需要选择履带式起重机。

2.2施工参数

在工程实践中,进行施工参数的恰当性选择是必要的,在该工程实践中,点夯夯锤落距,需要控制在8.5m左右,在夯点夯击过程中,针对每一点的夯击次数,都需要遵循侧向位移最小的原则,夯击频率应为每分钟2次。在点夯过程中,最后两击的沉降量应小于5cm。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夯坑地面出现隆起问题,避免由于夯坑过深而出现的起锤问题。在夯击遍数选择中,需要根据地基的性质展开分析,一般来说,地基土体压缩层厚度与土质颗粒大小存在反比的关系,如果土层含水量越高,其所需的夯击遍数也越高。前两次需要展开点夯,跳夯次数为8次。在工作过程中,夯点需要布置为正方形,根据施工规范,进行夯点间距的选择。为了提高深层土的加固性,需要提升夯击点的距离,确保夯击能量的有效性传递,提升地表土的均匀性及密实性。

2.3结合地基土体性质,选择最适宜的夯实方式

强夯法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极其广泛,通常情况下此方法可用来加固砂土、碎石土以及粘土等等,此外,还普遍应用于人工填土地基以及湿陷性黄土等各类情况下。值得一提的是,强夯法的运用有必要结合公路地基的土体特性,选用最为适宜的夯实方式,比如,明确土体的初始密度、饱和度以及渗透能力,即便同种类型的地基土,如若其深度不一,那么其力学性质也会有所不同,物理性质同样具有较大差异,在利用强夯法对公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土体的密实度,提高自身强度,削弱地基土体的压缩性。

2.4确定夯击能的大小

夯击能的大与小将直接影响土体加固效果,还能影响土体加固深度,通常情况下,夯击法的应用质量,会受夯击次数以及夯击能大小的制约,夯击能值越大,那么地基加固效果越显著,夯击能大与小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掌握机械设备的运作效率。对以往的工程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而后发现若想保证加固深度的有效性,就要确定最为适宜的单击夯击能,施工环节选择性的加大单击夯击能,但不可对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单击夯击能的大小选择,需要首先明确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而后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参照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制度规范,做好预先现场实验,以确保地基夯击功能的有效性。

2.5选择最为适宜的夯锤形状

夯锤形状可从横截面以及纵截面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夯锤横截面的形状指的就是锤底形状,主要有方形以及圆形两类,方形锤的夯点相对简洁,其缺点主要体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使用导向,应用过程较为繁杂。圆形锤的每个夯点都可精准落入到坑位之中,使用过程较为便捷,它的应用也存在不足,易受地形形状的制约,布置过程中仅能运用梅花形。方形锤的应用可弥补圆形锤的缺陷,因此,在利用强夯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夯锤形状,以保证土体加固效果。夯锤纵截面形状较为多样,通常情况下可分为台球形、平底形以及弹头形三类,弹头形以及台球形的夯锤形状与地基的接触面积较小,这一过程中地基土体的冲量较大,与平底形相比其加固效果更加显著。

2.6强夯效果检测

随着夯击次数的不断增加,路基土体日益密实。满夯完毕后,在试区挖掘四个探井,其中夯间两个,夯点两个,在挖掘深度10m,0~6m处每米取原状土样两组,每组两块。在规格20cm×20cm×20cm,6~10m处每米取原状土样一组,每组2块,规格如上,会发现夯前湿陷系数离散性较大,经过处理后,湿陷性全部消除。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得到了有效性提升。通过对加固深度的计算得知,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质条件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强夯法进行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时,不仅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把握每个质量控制要点,还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质量控制意识。进而促进该技术得到有效利用,提高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大俊,胡俊.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应用实践[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32-33.

[2]赵军举.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712-713.

[3]朱军.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使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