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钼靶摄影乳腺钙化BI-RADS分类及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X线钼靶摄影乳腺钙化BI-RADS分类及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林华棒1赵晓君2吴贤

林华棒1赵晓君2吴贤3

(1温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浙江温州325000)

(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放射科浙江温州325000)

(3温州市中医院乳腺外科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钙化的评估分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美国放射协会的第4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为准,对2012年4月-2014年9月间145例乳腺钙化疾病进行BI-RADS分类,同时利用强生麦默通活检系统,对乳腺钙化病变进行穿刺活检术,术后标本摄影,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总结分析乳腺良性、恶性钙化的X线形态和分布特点。结果145例乳腺钙化病变中,良性65例,恶性80例。良性钙化中以簇状和弥漫分布点状钙化占多数,均为16.92%(11/65);恶性钙化中以节段性分布的分支杆状钙化为主,占22.50%(13/80)。结论钙化的形态、分布对鉴别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乳腺乳腺X线摄影钙化乳腺影像诊断和报告系统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314-02

钙化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X线钼靶摄影对发现乳腺的钙化灶非常敏感,对乳腺微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优于超声和磁共振检查。微钙化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常见征象之一,也是部分隐匿乳腺癌的主要征象[1]。对乳腺X线钼靶摄影检出的钙化病灶分类评价,既往国内亦有部分文献报道,但应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2]进行分类评估的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应用BI-RADS系统专业术语对乳腺X线钼靶摄影检出的钙化病灶进行描述、分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01月至201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钙化性疾病病人145例,均为女性,年龄26-77岁,中位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不一,乳腺肿胀37例,乳腺溢液31例,乳头凹陷6例,乳腺肿块23例,其余48例无自觉症状,为健康查体者。

1.2仪器设备

意大利IMS公司Gioho6020乳腺X线成像系统;CR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美国GE公司,型号:SP1001,并配置麦默通乳腺活检系统,卫生材料用美国巴德公司双钩型乳腺定位钢丝及不同型号的(常规11号)活检穿刺针。

1.3乳腺X线摄影方法

患者行常规乳腺头足位(CC)、内外侧斜位(MLO),必要时加摄侧位,局部定位病变加摄放大像。对发现的病变进行术前定位及旋切活检。

1.4X线诊断结果确定

以美国放射学会的第4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为准,将145例乳腺钙化性病变分为2类、3类、4类、5类。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秩和检验分析钙化的形态、分布与乳腺良性、恶性病变间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145例乳腺钙化性病灶,结合形态、分布2方面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

其中良性钙化65例,恶性钙化80例。按钙化形态分良性钙化中以点状钙化为主共28例,占43.08%(28/65);恶性钙化中以分支杆状钙化为主共32例,占40.00%(32/80)。而按钙化分布良性钙化中以簇状和弥漫分布占多数,均为25例,占38.46%(25/65);恶性中以节段分布的钙化占多数,共33例,占41.25%(33/80)。

表1钙化形态、分布与良恶性对照

根据表1,采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钙化的X线形态、分布与病变的良恶性密切相关。

3讨论

3.1钙化的形态:BI-RADS对钙化形态的描述,分为典型良性钙化、中间型钙化、高度恶性可能钙化三种。

典型良性钙化(1)点状和圆形钙化(2)皮肤钙化(3)血管钙化(4)粗糙或爆玉米花样钙化(5)粗棒状钙化(6)中空状钙化(7)蛋壳样钙化(8)牛奶钙化(9)缝线钙化(10)营养不良性钙化。本组研究中有32例为点状钙化,其病理结果29例为良性,3例为恶性。

中间型钙化即可疑钙化包括2类:(1)不定型或模糊不清的钙化(2)粗糙不均质钙化。本研究43例粉末状钙化中,其病理良性为23例,恶性为20例。

高度恶性可疑钙化:(1)细小的多形性钙化(颗粒点状钙化):本研究中35例碎石样钙化中,良性9例,恶性26例。(2)细线样或细线样分支状钙化:这些征象提示钙化是从被乳腺癌侵犯的导管腔内形成,是高级别原位癌或原位癌并早期浸润的特征性X线征象。本研究中有35例为分支杆状钙化,其中良性仅为3例,其余均为恶性。因此可以把这些钙化作为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依据。

3.2钙化的分布:BI-RADS对钙化分布的描述,分为以下5类。

(1)弥漫散在分布:当点样和多形性钙化呈此种形态分布时常提示为良性病变。(2)区域性分布:钙化分布常>2cm×2cm×2cm,其分布形态不能用导管样分布来描写,并且超过1个象限的范围,当钙化呈此种形态分布时应具体结合钙化的形态来综合分析。(3)簇状分布: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至少有5枚以上的钙化,常<2cm×2cm×2cm,良性、恶性钙化都可以呈这种形态的表现。(4)线样分布:排列成线形,常可见分支点,其多为恶性的一种表现。(5)段样分布:其提示病变来源于1个导管及其分支。本研究中良性病变多为弥漫性分布,32例中25例为良性。而恶性病变以区域性、节段性分布的钙化为主,尤其是节段样分布的钙化36例中仅3例为良性,因此当钙化呈节段样分布时高度提示恶性可能。

参考文献

[1]肖勤,柳光宇,郑小静等.5307名女性乳腺首次筛查影像结果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2):1270.

[2]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Breastimaginganddatasystematlas.Reston:AmericanCollegeofRadiology,2003:9-197.

温州市卫生局课题:钼靶摄影乳腺钙化的BI-RADS分类及临床应用参考价值????课题编号:2012B007